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近现代转型

第六章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近现代转型

全球性现代化运动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特别是改变了中国少数民族。尽管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在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川西、湘西、东北及海南岛等的一部分少数民族中,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封建领主制、奴隶占有制以及原始社会的某些残余。但是,全球性现代化的扩张性却无一例外地使中国少数民族卷进了这一运动,并相应地推动了中国少数民族及其哲学走向近现代,从而成为中国适应全球性现代化运动的统一的民族基础。

根据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发展的实际,有学者认为,人类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形成了五种哲学认识形态:与自然崇拜相联系的原始万物有灵论认识形态,与一神宗教相联系的有神论认识形态,视神与自然为一体的泛神论认识形态,基于无神论的机械论和人本主义唯物论认识形态,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认识形态 (1) 。不管这种划分是否准确,我们可以确认的是,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确发生了形态的转变。这就是本章所要强调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近现代转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