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哲学的起源

第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哲学的起源

一切民族都有其哲学之思,而一切民族的哲学之思都有其直接的起源。在中国各少数民族哲学中,除中国回族、京族、俄罗斯族等因形成过程的特殊性而使其哲学形态具有传统哲学起源的跳跃性外,其他各少数民族哲学都有其独特的起源类型。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传统哲学的起源包括两种尺度:一是在时间尺度上,即使某些少数民族长期处于原始社会,但在全球性现代化运动的推动下,特别是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各少数民族差不多都被从整体上卷入了近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形成了社会历史与思想历史的跳跃性发展,因而在总体上开启了近现代的社会与思想转型。所以,传统哲学的起源研究在总体上应止于1840年的历史尺度。不过应看到的是,虽然几乎所有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在发展总体水平上都经过了“起源”阶段,如哈尼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阿昌族、德昂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珞巴族、门巴族、怒族等民族的哲学思想,但部分民族的哲学直到近现代都还处在萌芽时期,这类民族哲学在近现代具有历史跳跃性,形成了所谓跨时代的进步;另一部分民族的哲学已经过“起源”阶段而形成了定型的民族哲学,如土家族、蒙古族、满族、壮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等。在这里,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宗教仪式、史诗(古老的民族史诗)中的哲学思想的萌芽,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哲学起源的基础,特别是通过研究还可以发现中国少数民族哲学起源与中域哲学起源的关系,其中尤其是哲学与神话的先后关系次序,即以汉族哲学为核心的中域哲学的大规模发展是在诸子百家哲学形成之后,而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形成则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说,正是由于中国少数民族神话进入中域文化,才推动了中域神话的大发展,形成所谓的文明神话,汉族历史上的“累层创史说”中的史前英雄,在一定程度上说,都可从中国少数民族神话中找到一定的依据,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阐明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起源,并不只是为提供中国哲学起源的素材,而是一种提供哲学起源的特殊类型的哲学探索,并可从基于哲学与神话关系的维度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