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哲学

第四章 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哲学

宗教哲学是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说中国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就其某种意义而言,说的是中国各民族群众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在中国少数民族中,有些民族的哲学主体思想(或说处于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就是某种宗教哲学,如有相当一部分群众信仰某一宗教(佛教或伊斯兰教等)的民族,大都属此类;有的民族以某一宗教哲学为基础,吸收儒学、理学等某些内容而形成自己的哲学。据学界统计,中国少数民族的相当一部分群众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如有的民族的相当一部分群众信仰某种宗教,信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的有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门巴族、普米族、纳西族等7个民族的群众;信仰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的有傣族、布朗族、德昂族、佤族等民族的一部分群众;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等10个民族的一部分群众;信仰基督教的有彝族、苗族、拉祜族、景颇族、傈僳族等民族的一部分群众。俄罗斯族和鄂温克族的一小部分群众信仰东正教。在独龙族、怒族、佤族、景颇族、高山族、鄂伦春族、珞巴族等一些少数民族的相当一部分群众中,还保持着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种信仰……因此,宗教哲学研究是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