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文化选择概述
2025年09月15日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文化选择概述
在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哲学文化中,其哲学文化选择可以用“华夷史观”来评价,其基本内涵是强调在“中国”(中原)之汉族与各周边民族文化的关系是“华夷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中心与边缘的关系,二是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的关系,三是主流(正统)与非主流(非正统)的关系,四是华夷的互变关系。对于各少数民族来说,“华夷史观”的首要意义在于承认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区别,自觉地划分各自的民族界限,把坚持华夏认同与固守民族自性统一起来。同时,“华夷史观”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民族发展的动力,笔者曾将其称为“趋中心化取向”,即承认对中域相对先进文化的认同,“以边方远臣,慕义向化”,实质上是坚持一种文化发展观。在这种发展观下,把不能接受某种先进文化作为一种耻辱来对待,如石柱马斗慧于《八景诗并序》中谓:“从来山水之奇特,必资文人之品题,而前贤遗踪,亦不容湮没而不传。使者采风无以对,儒者之耻也。” (5) 事实上,正是由于各少数民族坚持了这种文化观,因而我们从中看到了各民族历史上发展的精神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