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伊斯兰教哲学
2025年09月15日
第三节 回族的伊斯兰教哲学
回族作为回回民族的简称,其初始来源可追溯到7世纪中叶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陆续来中国经商,并在广州、泉州、扬州和长安等城市定居而成为“蕃客”,且留下“土生蕃客”。回族形成的高潮是13世纪初叶成吉思汗西征而随之东迁的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这些人在元代官方文书中通称为“回回”,他们在吸收了汉族人、蒙古族人、维吾尔族人以及早在唐宋时即来华定居的“土生蕃客”等成分基础上逐渐融合、发展成为一个民族。因此,回族孕育于元代。到了明朝,回族不仅正式形成,而且在人口分布上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县、市都有回族群众居住,其中以宁夏、甘肃、河南、河北、青海、山东、云南、新疆、辽宁、安徽等省(区)分布较多。回族哲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特殊性,而且其萌芽、形成及至转型各阶段也都有特殊性,并最终具有较完备的哲学形成与成熟状态,上述与回族形成的历史过程有关。当然,学界可以提出多种不同的看法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