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场

第六场

提莫窦修士、尼洽老爷、卢克蕾佳、卡利马科、李古潦、索斯特拉塔

修士 [独白]我走出来,是因为卡利马科和李古潦跟我说,博士和太太们要上教堂来。她们来了。

尼洽 日安乎[58],神父!

修士 欢迎各位,祝福您,太太,愿天主赐给您一个漂亮儿子!

卢克蕾佳 全凭天主旨意!

修士 袍总会应允的。

尼洽 我看见在教堂里的,可是李古潦和卡利马科大师?

修士 是,老爷。

尼洽 请招呼他们过来。

修士 [对卡利马科和李古潦]上这儿来!

卡利马科 天主赐福你们!

尼洽 大师,请跟我太太握个手。

卡利马科 幸会,幸会。

尼洽 卢克蕾佳,咱们老来有依靠,可多亏这一位了。

卢克蕾佳 我太感谢他了,希望他能跟咱们交个如兄弟。

尼洽 天主保佑你!我还想请他和李古潦今天到咱家吃午饭。

卢克蕾佳 怎么着都行。

尼洽 我想给他们楼下房间的钥匙,这样他们什么时候过来都方便,他们没个女人在,家里像个狗窝。

卡利马科 我接受了,哪天趁便也可以用一用。

修士 我还得有银子作施舍。

尼洽这您明白,主啊[59],今天就给您送来。

李古潦 西罗就没人记得了?

尼洽 随他要,我的就是他的。你,卢克蕾佳,修士给你祝福,该给多少?

卢克蕾佳 我记不得了。

尼洽 哎,多少?

卢克蕾佳 给他十块金币吧。

尼洽 老天!

修士 您哪,索斯特拉塔太太,照我看,您可是老树又发嫩芽了。

索斯特拉塔 谁会不高兴呢?

修士 咱们都进教堂去吧,到了里边咱们照常唱赞美歌。望过弥撒,你们就回府上用午餐。——列位看客,你们就不用等我们再出来了:弥撒很长,回头我留在教堂里,他们就从边门回家去。咱们就此别过!

[1]这首献歌连同4首幕间歌是马基雅维利在1526年添加的;为的是在法恩扎由他的朋友圭恰迪尼资助演出《曼陀罗》,但演出后来因故没有进行。——译者注

[2]指当时罗马涅的地方长官圭恰迪尼(Francesco Guicciardini),他是马基雅维利的朋友兼政治保护人。——译者注

[3]指教皇克莱门特七世(Clemente Ⅶ),即朱利奥·德·梅迪奇(Giulio de'Medici),他于1523年任命圭恰迪尼为地方长官。——译者注

[4]跛爱修(Buezio),指波爱修(Boetio/Boethius,480?-524,也译“波伊提乌”),古罗马哲学家、政治家,毕生从事古希腊经典著作的翻译、注释工作,著有《哲学的慰藉》等。这里作者故意把Boetio写成Buezio,是有所暗示(bue=ox,即牛,象征愚蠢)。——译者注

[5]这是对现场的女观众说的。——译者注

[6]1494年法国国王查理八世人侵意大利,其目的是要征服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包括佛罗伦萨在内的北方也遭了殃。由此推断,本剧故事发生于1504年。——译者注

[7]指佛罗伦萨附近的几处温泉。——译者注

[8]圣菲利波(San Filippo)、波雷塔(Porretta)、维拉(Villa),均为佛罗伦萨附近的温泉。——译者注

[9]里窝那(Livorno),佛罗伦萨统治下的港口,邻近比萨的城市,在利古里亚海(Mare Liguria)海滨;李古潦(Ligurio)这个名字就来自利古里亚。——译者注

[10]《克莉齐娅》的第一幕沿用了这支歌。——译者注

[11]原文为拉丁文:Bona dies,domine magister(仿天主教弥撒经文)。——译者注

[12]原文为拉丁文:Et vobis bona,domine doctor。——译者注

[13]原文为拉丁文:ad rem nostram。——译者注

[14]原文为拉丁文:nam causae sterilitatis sunt:aut in semine,aut in matrice,aut in instrumentis,aut in virga,aut in causa extrinseca。——译者注

[15]指尿液,当时医生常用肉眼观察尿液来诊病;参见《十日谈》第九天第三个故事。——译者注

[16]按照马基雅维利在1525年10月致圭恰迪尼的信(书信299)中的解释,“我们就要拿石头在炉子上烤了”的意思是“我们会像疯子一样行为”。——译者注

[17]原文为拉丁文:Nam mulieris urinae sunt semper maioris grossitiei et albedinis et minoris pulchritudinis quam virorum.Huius autem,inter caetera,causa est amplitudo canalium,mixtio eurum quae ex matrice exeunt cum urinis。——译者注

[18]potta di San Puccio;参见《十日谈》第三天第四个故事,出家修士堂费利切教在家修士普乔苦行忏悔之法,普乔如法炮制之时,堂费利切却与他妻子作乐。——译者注

[19]忏悔神父。——译者注

[20]cacasangue,由cacare(拉大便)和sangue(血)构成,指“大便出血”,转义为“倒了霉”。——译者注

[21]caso da Otto,指佛罗伦萨的最高法院,审理诸如杀人等重大案件。——译者注

[22]即晚上十点。时人按古法,一天从太阳落山(约六点)开始。——译者注

[23]即晚上五点。——译者注

[24]1480年土耳其人攻占意大利最靠近东方的奥特朗托(Otranto)并屠城后,意大利人对土耳其人的入侵非常害怕。——译者注

[25]桩刑,土耳其人惩处奸淫罪的一种可怕刑罚。——译者注

[26]bene,也可译为“善”。——译者注

[27]come disse la botta a l'erpice,原文直译为“癞蛤蟆跟耙子说”。这是托斯卡纳地区的土话,说的是一只癞蛤蟆,背上被耙子耙了一下,就对耙子大叫“别回来了”(别再来一下)。参见马基雅维利在1525年10月致圭恰迪尼的信(书信299)中的解释。这里指尼洽希望李古潦和修士不再回来。——译者注

[28]法国中世纪《武功歌》中的人物丹麦人俄吉(Ogier the Dane)曾像尤利西斯(奥德修斯)那样堵上耳朵。——译者注

[29]bene,也可译为“善”。——译者注

[30]male,也可译为“恶”。——译者注

[31]参见《创世记》第19章。——译者注

[32]questo petto sacrato,以圣职的名义。——译者注

[33]星期三在圣灵降临节(五旬节)期间是戒斋日。——译者注

[34]che io non càpiti male,也可译为“别让我遭遇恶”。——译者注

[35]e chi non ha non abbia,也可译为“谁没有谁空愁”。——译者注

[36]即晚上七点。——译者注

[37]即晚上十点。——译者注

[38]《克莉齐娅》第四幕沿用了这支歌。——译者注

[39]即晚上五点。——译者注

[40]即晚上六点。——译者注

[41]la Fortuna。——译者注

[42]la Natura。——译者注

[43]il Pancone delli Spini,佛罗伦萨地名。——译者注

[44]la Loggia de'Tornaquinci,佛罗伦萨地名。——译者注

[45]Ipocrasso。——译者注

[46]即晚上八点。——译者注

[47]即晚上九点。——译者注

[48]la Pasquina enterrà in Arezzo,有意大利文注释本认为此处暗示性关系。——译者注

[49]芦荟汁液奇苦,时人常用以治肝病。参见《十日谈》第八天第六个故事。——译者注

[50]San Cuccù,cuccù的意思是“布谷鸟”,在法文中,该词还有一层意思,指“头上长角”,即中国人所谓“戴了绿帽子”。前面几句话中,李古潦用了军事术语,但那里所说的“角”(corno)却有所暗示。而且,在他的安排中,愚蠢的尼洽正处于中心,卡利马科(修士乔装改扮)和李古潦分别从左右两边给他安上了一只角,而他自己却浑然不觉。——译者注

[51]可就全怪你了。——译者注

[52]即早上七点。——译者注

[53]E'gli era piaciuto l'unto,意大利文注释本认为此处暗示性关系。——译者注

[54]entrare in santo,妇女生子后头一次上教堂时神父所行的仪式。愚蠢的尼洽望子心切,竟把时间大大提前了。——译者注

[55]即清晨三点。——译者注

[56]ghiacitura,原意为“卧姿”、“体位”。——译者注

[57]compare,往往指孩子的教父。——译者注

[58]原文为拉丁文:Bona dies。——译者注

[59]原文为拉丁文:domine。——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