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忏悔
原题为Esortazione alla penitenza;作者手稿,写作日期不明。马基雅维利是佛罗伦萨宗教组织“怜悯会”的成员。文体上属于宗教团体集会时的劝谏文,但语气略带戏谑。
“上主,我从深渊向你呼号。我主,求你侧耳俯听我的哀祷。”[1]
今晚,尊敬的神父和弟兄们,我和仁慈的你们说话,是服从我的尊长的意旨。我讲的内容关于忏悔,我觉得可以用大卫王的话开篇,大卫王是先知,也是圣灵的宣读者,犯了罪的人记取了大卫王的话,就有望从最高、最恩慈的上帝获得宽释。他们也会得到饶恕,因为大卫王得到了宽释,他们就不必心怀恐惧,因为没有比大卫犯下的更严重的过失和更深切的悔过,也没有比上帝对待大卫更大的恩慈。因此,我们用先知的话说:“主啊,我陷身于罪恶的深处,用卑微的声音含泪呼告你,求你宽恕;祈求你,用你无量的恩德,赐予我宽恕。”没有人会为得不到宽释而绝望,只要他眼睛里有泪,心里惶恐,声音带着悲伤。啊,伟大的怜悯!啊,无尽的恩德!最高的上帝知道,人是何其迅疾地奔向罪恶,上帝也明鉴,如果严法报复,那么世间就没有人可以得救。人性脆弱如此,上帝最仁慈的补救方式也就是劝诫人,告诉人们说,犯罪本身可恨,但持续犯罪不悔改才是真正令他无情的原因。就这样,上帝给人类开了一条忏悔之路。人在迷失了别的道路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忏悔这件圣事而升登天堂。
因此,忏悔是注销所有罪恶和人类犯下的错误的唯一手段。犯的罪有各种各样的,却可以归结为两种:忘记神恩,与邻为敌。
要知道我们怎样的忘恩负义,就先想想我们从上帝那里得到的恩惠。想想,万事万物都为了人的好处而生长和创造出来。一片广袤的大地,为了留出来供人类居住,上帝不允许水淹满土地,而是露出部分地面。他让大地上生长了丰富的动物、植物和青草,地上产出物品,那都是为了人的好处。他不仅命令土地供给生命所需要的物产,也命令江河湖海的水为无数动物提供食物。让我们暂且放下尘世的主题,再抬眼看看苍穹,想想我们所见的美丽。上帝一方面造物为我们享用,另一方面他知道,他所造的万物的光荣和奇妙,会让我们涌起对未见之物的向往之情。你没有看见吗,太阳花费了多少苦劳,才让我们分享到了他的光明,用他的热量给我们生命,也才让我们人类以及为供人类使用而造出的万物,能够延续生命。每一个造物都是为了人的光荣和利益而生,人是唯一的为了上帝的光荣和利益而生。上帝赋予人以语言,为了人能开口赞美他;上帝赋予人以视力,为了人能向上面看,总是能看到天空,而不像其他生物那样面朝大地;上帝给人以双手,为了人能动手营造神庙,报答恩典,献上祭品;上帝给人以理性和智力,为了人能借此思考和理解上帝的伟大。看啊,人却是多么忘恩负义,竟然敢抬高了身体,挑战如此伟大的恩主!人将万物的合法使用的秩序破坏,又应该遭受怎样的惩罚!舌头的存在目的本是赞美上帝,却说出了污言秽语亵渎神灵;嘴巴的功能是吃饭,但变成了贪食纵欲的沟渠,肚腹胀满了过量的食物;对上帝的灵性的思考,已经被世间俗事所取代;此外有一种情感本是为了保存人类物种繁衍延续,却变成了邪恶欲望的无尽放纵。这些野兽般的行为,使人从一个理性动物变成了野蛮动物。人对神所做下的忘恩负义的事,也使得人从天使变了魔鬼,从主人变成了奴隶,从人变成了野兽。
不感戴神恩的人,也绝无可能不和邻人成为仇敌。和邻人为敌的人缺少爱心。爱啊,父兄们,是唯一引导我们的灵魂升入天堂的、高于其他所有人类德行的最高德行[2],也是教会所广泛宣讲的:谁没有爱,就没有一切。圣保罗说:“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3]这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础。没有充满宗教的人,也不能充满爱,因为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不歪曲,不张狂,没有野心,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不感到虚荣;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4]啊,神圣的美德!拥有你的人是多么幸福!爱就是上天的圣衣,如果我们想进入天国参加耶稣基督的圣婚大宴,就必须穿戴这件爱的衣裳,否则就会被从宴会里赶出,葬身于永恒的地狱之火。谁心中没有爱,就是仇视自己的邻人了,不帮助邻人,不忍耐他的缺陷,在他受难时不安慰,不教示无知的人,不指导犯错的人,不帮助善人,不惩罚懈怠的人。如此迫害自己邻人是严重的,对上帝不知恩是极其严重的。鉴于我们常沉沦于这两种罪恶,上帝,慈善的造物者,给我们指示了振作的路径,那就是忏悔。上帝用言语和行事,展示了忏悔的力量。他的言语是命令圣彼得,在一天之内77次原谅一个请求原谅的人;他的行事是原谅了大卫王的通奸和谋杀罪,并原谅了圣彼得的三次否认主耶稣。有什么罪是上帝不肯宽恕的呢,兄弟们啊,如果你们诚心悔过?上帝不仅宽恕了那两个罪人,而且将他们置于天堂的最高位置,仅仅因为大卫匍匐在地上,满怀着苦恨,流泪哭喊:“Miserere mei,Deus”,“请怜悯我,上帝”;仅仅因为圣彼得因为自己所犯的罪过,“flevit amare”,“痛哭流涕”。[5]大卫也为自己的罪过哭泣。他们都赢得了上帝的宽恕。
但是,仅仅后悔做错了事而哭泣是不够的,必须做好准备用行动的方式对抗罪恶,所以,为了不再犯错,为了根除罪恶的机会,人就必须以圣方济各和圣哲若姆为榜样。他们两位,一位滚进荆棘丛中,一位用石头击向胸膛,都是为了克制肉体,从中去除那让人犯罪的机能。我们又应该用什么石头和什么荆棘,来压制我们放高利贷的贪欲,制止我们对邻人的诽谤和欺骗呢?且不说去用财物接济邻人,给他们尊敬和帮助?但我们被欲望欺骗了,缠绕于错误之中,深陷在罪恶的囹圄里,落入恶魔的手中了。为了突破重围,我们就要求助于忏悔,和大卫王一起哭喊:“求你怜悯啊,我主!”就要和圣彼得一起痛苦哭泣,为我们的罪过感到羞愧。
然后使我悔恨,清楚地知晓
世间的欢乐是一个短瞬的梦。[6]
[1]《圣经·旧约·诗篇》130:1-2。
[2]德行:virtù。
[3]《圣经·新约·哥林多前书》13:1。
[4]《圣经·旧约·哥林多前书》13:4;引用较简略,和经文字句有所不同。
[5]原文先引用拉丁文,随后用意大利文释义。
[6]彼特拉克《歌集》第1首的最后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