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火神派名家医案选》简介
《经典火神派名家医案选》这本书是由.张存悌,张同强主编创作的,《经典火神派名家医案选》共有419章节
1
编委会
主 编 张存悌 张同强 副主编 林 源(中国澳门) 雷 应(厦门市中医院) 王 强 编 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桂艳 于 海 马彧婧 马海刚 王天罡 ...
2
前言
所谓火神派,是以郑钦安为开山宗师,以其学术观点和用药法度作为标志的学术流派。就用药法度而言,主要意味着三点:一、擅用附子;二、选方以经方为主;三、用药简练,每方...
3
目录
目 录 编委会 前言 论经典火神派的用药风格 一、擅用附子,独树一帜 1.广用 2.重用 二、倡用经方 三、用药简练 吴佩衡 一、感冒 麻黄附子细辛汤 二、咳喘...
4
论经典火神派的用药风格
任何一个医派都有一套自己的遣方用药风格,火神派也不例外。而且和其他医派相比,其用药法度更鲜明,更有特色。如果把金元四大家的脉案和火神派名家如吴佩衡、范中林等的医...
5
一、擅用附子,独树一帜
温扶阳气郑钦安最推崇附子,认为“热不过附子”,为热药“立极”之品。唐步祺指出:郑氏善用附子、四逆辈,化裁而治疗百余种病,是“为郑氏一生最得力处”“直可说前无古人...
6
1.广用
仲景应用附子,以“脉微细,但欲寐”为指征,病至少阴方用;李时珍有“乌附毒药,非病危不用”之训。郑钦安则提出“凡一切阳虚诸症”均可应用,不必等到病危、病至少阴方用...
7
2.重用
郑钦安认为:“阴盛极者,阳必亡,回阳不可不急,故四逆汤之分两亦不得不重。”(《医理真传·卷三》)其书中随处有“峻补坎阳”“大补元阳”“大剂四逆汤”之语。很多文献...
8
二、倡用经方
火神派源于伤寒,选方用药具有明显的经方法度。郑氏崇尚仲景,尊“仲景为医林之孔子”“立方立法,实为万世之师”;认为“三百九十七法,法法神奇;一百一十三方,方方绝妙...
9
三、用药简练
经方用药是简练的,《伤寒论》113方仅用药93味,每方平均用药4.18味,由3~8味药组成的方剂占82.3%。其药味加减也是严谨的,每加减一味药,都有章法。“处...
10
吴佩衡
吴佩衡(1886—1971),名钟权,字佩衡,云南四大名医之一,云南中医学院首任院长,近现代著名中医学家,火神派最重要的代表医家,以擅用附子著称,人誉“吴附子”...
11
一、感冒
...
12
麻黄附子细辛汤
(1)张某,42岁,昆明市人。返家途中,时值阴雨,感冒寒风。初起即身热恶寒,头疼体痛,沉迷嗜卧(即少阴但欲寐之病情也),兼见渴喜热饮不多。脉沉细而兼紧象,舌苔白...
13
二、咳喘
...
14
1.小青龙汤
(1)李某,男,年四旬余。患痰饮咳喘病已八九年,中西医屡治未愈。面色青黯,目下浮起如卧蚕。咳痰气喘而短,胸闷痰滞,头痛目眩。食少无神,畏食酸冷,渴喜热饮而不多,...
15
2.四逆二陈麻辛汤
于某,男,55岁,某局高级干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年,经常住院治疗,去冬受寒后症状加重,住院经各种抗菌消炎针药治疗后病趋加重。由专家组会诊抢救,病势危笃。吴佩衡...
16
3.真武汤
刘某,年过六旬。病已月余,咳嗽哮喘而多痰。腹胀且痛,不思食,大便秘结20日不更衣,小便赤而长,喜热饮,夜难入寐,精神极弱。六脉沉迟无力,舌苔白腻。查前所服方药,...
17
三、肺炎
...
18
大回阳饮
海某,女,19岁。行剖腹产失血过多,经输血抢救后,突然高热40℃以上。经用青、链霉素等治疗,体温降低,一般情况反见恶化,神识昏愦,出现呼吸困难,白细胞数高达20...
19
四、胸痹
...
20
1.四逆汤合瓜蒌薤白汤
杨某,50余岁。患胸痹心痛证,曾服桂附理中汤,重用党参、白术并加当归,服后病未见减。每于发作之时,心胸撮痛,有如气结在胸,甚则痛彻肩背,水米不进,面唇发青,冷汗...
21
2.乌头赤石脂丸
杨某之妻,32岁。于1939年冬,患寒水凌心,胸痹心痛,甚则彻背彻心,经某西医诊治,无效尤重,且断言无救,延余诊视:唇舌淡白,脉来一息两至,形消神惫,水浆不进,...
22
五、胃痛
...
23
1.四逆苓桂丁椒汤
徐某,男,年四旬余。患心胃痛症已20余年,病情日见增剧,形体消瘦,胸膈痞胀作痛,两胁满闷不舒,脘腹灼痛,痛极则彻于胸背,固定不移,从心下至脐腹隆起板硬如石,按之...
24
2.吴茱萸四逆汤
顾某,男,年四旬。肾气虚,脾湿素重,时值酷暑炎热季节,常食西瓜凉饮,夜卧贪凉,复受冷风所袭,遂致脘腹疼痛不止,痛极则彻及心胸腰背,水米不下,汗出淋漓,辗转反侧睡...
25
3.乌梅丸方
张某之妻,30余岁。心痛彻背,时觉腹中有气上冲心胸,心中慌跳,复见呕吐,触之腹内有癥坚痞块,痛不可当。缘由前医曾予腹部注射某药一针,其后针处硬结突起,继而扩展大...
26
六、便秘
...
27
温脾汤
张某,男,32岁。便秘年余。初起大便难解,二三日一行,干结不爽。头昏食少,脘腹痞闷不适,时常哕气上逆。医者以为阴虚肠燥,胃腑有热,治以清热苦寒、滋润通下之剂。每...
28
七、腹水
...
29
1.四逆五苓散
(1)方某,男,28岁。肝脾肿大,全身发黄已8年。先后在军区、省市医院治疗,疗效不显。继而出现腹水,腹围98厘米,黄疸指数100单位,剖腹探查,诊为“胆汁性肝硬...
30
2.吴茱萸四逆薏苡附子败酱散
李某,男。患病已4个月,住某医院3个月余,诊为肝硬化,引起腹水臌胀,病势垂危。眼睛发黄,小便日二三次,量少呈咖啡色,面黄黯,腹胀,右胁下作痛厉害,微咳痰少,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