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辅民

曾辅民

曾辅民(1935—2009),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勤求古训,思经求旨,博采众说。崇尚仲景学说,认为中医临床的根基就在仲景理论。临床中学不离《伤寒》,用不离经方,偶尔辅以时方。万病不离乎六经,在六经辨证理论的指导之下,擅以经方治疗疑难杂症,观脉察证,析机辨微,收到显著效果。尤其对经方针对病机之精微处、经方配伍的细微精神以及用药过程的剂量变化,体悟深刻。擅用乌附、姜桂,药味精而剂量重,颇有经典火神派风格。本节病例主要出自《擅用乌附——曾辅民》《四川名家经方实验录》等书。

曾氏使用姜、附的心得归纳如下:

(1)运用指征:面白,舌淡有齿痕,舌面有津,畏寒肢厥,便溏或秘,或便溏便秘交替出现。

(2)用量问题:应视病之轻重、阴寒程度决定用量。一般应从小量开始,确认辨证无误,药后无效或效微就加量,脾肾阳虚者每次加量20g左右。

姜、附大剂量用后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口苦舌燥,喜饮冷者,是温之太过,应停用,改用滋阴化阴之剂。二是药后出血、便泻、身痛、痰多、水肿等,是药量与阳虚阴盛之程度相吻,不要更改药物,继续加量效果最好,上述反应二三日自愈。

(3)单用大剂量乌头或附子时先煎一小时,乌附同用时先煎两小时,一般不用防风、蜜糖,只有解毒才用;黑豆只是用川乌时才加。用解毒药虽是万无一失的措施,但同时会影响疗效。附子、川乌、草乌用量30g以上,算为大剂量。蜂蜜和蜂糖都差不多,一般最后兑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