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汤

附子汤

张某,女,22岁。妊娠6个月,经常少腹冷痛,又感受寒邪,引起巨痛,腹胀如鼓,不能入眠,微觉恶寒,小便清长,大便溏薄,剧痛眉皱,舌白多津,四肢常冷,痛时尤甚,脉弦有力。此乃肾寒阳微、胞宫失于温煦,治以温经散寒,扶阳抑阴,方用:炮附子30g,茯苓30g,白芍30g,白术30g,潞党参15g。

上方服后,疼痛止,胀满减,少腹仍冷。继服上方10余剂,诸症悉除,至10月顺产一男婴(《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79年第3期)。

原按:此案由于肾阳衰微,胞宫失于温养,故少腹冷痛。阴寒之气壅遏于内,则腹胀肢冷。微恶寒发热者为阴盛格阳之证,病机属虚寒。思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怀孕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的论述,用附子汤以温经散寒,益气止痛。治投病机,故能获效。历代医家多认为“附子坠胎为百药长”,故妊娠时很少运用。本案用附子,乃遵《黄帝内经》“有故无损,亦无损也”之旨,辨证正确,治投病机,故有祛邪之功,而无坠胎之弊,何况仲景垂法,证脉分明,焉有不用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