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分类

(一)教学内容分类

教学内容可以分为认知学习类、动作技能类及情感态度类。

1.认知学习类

认知学习是对知识、智力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其特点是知识的获得和应用,可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

(1)言语信息。是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表达或陈述的事实性知识或事件信息,一般可分为事实、名称、原则和概括。它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能力要求是培养学生进行“记忆”。学习者学习或保持大量的言语信息,有助于智力技能、认知策略的学习。

(2)智力技能。是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的使用符号与自己所处环境作用及反应的能力。它回答的是“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而能力要求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概念与规则的能力,以及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3)认知策略。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的技能,是可以被用于实现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行为的修正和调节的技能。

智力技能是运用符号处理事情的能力,即应对外部世界的能力;而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即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

2.动作技能类

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以它为基础的行为表现反映在身体运动的速度、精确度、力量和连续性上。在学生的学习中,动作技能的学习往往和认知学习交织在一起。

动作技能包括两部分:一是如何描述进行动作的规则,即动作的程序;二是因练习与反馈逐渐变得精确和连贯的实际肌肉运动。

3.情感态度类

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对人、对物、对事的行为的复杂的内部状态,它带有情感和行动,而不需要很多知识的参与。态度是一种习得的内部状态,它影响个人对某些事情如何采取行动的选择。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部分,核心是情感。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德育教育、思政教育即包含在态度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