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新形态教材建设的保障机制构建

四、高职新形态教材建设的保障机制构建

关于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现代化2035》和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都为职业教育教材质量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导。《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学校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教材、信息化建设、安全设施等办学标准”[10]

在教学改革中,高职院校对教材建设的重视程度远不及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然而教材建设却是提升高职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的关键环节。国务院提出,“每3年修订一次教材,其中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11]。2019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教材[2019]3号,简称《管理办法》)又进一步提出,“职业院校教材投入使用后,应根据经济社会和产业升级新动态及时进行修订,一般按学制周期修订”,“公共基础课程教材要体现学科特点,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专业课程教材要充分反映产业发展最新进展,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及时吸收比较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12]这些要求既是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呼应,也是职业院校教材发展的现实需求。为确保新形态教材的质量,学校要在新形态教材建设上提供更全面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