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合理评价内容
2025年08月10日
(二)确定合理评价内容
1.知识学习与技能掌握的评价
(1)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依托各类移动课程学习平台进行课前预习,教师提前发布学习视频,学生学习完成后,完成实践任务,既可以检验预习的效果,又为课堂提供了真实的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重点阐述、难点突破。
(2)技能目标的实现程度。在此,我们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来进行阐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学校的一门素养课,主题围绕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而定,每个主题都设有技能目标,需要帮助学生去实现。以“情绪心理”为例,技能目标是:能够准确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能够采取有效的方法调整自己或他人的情绪。[12]
2.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评价
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学过程的完善程度评价;二是对教学方法的丰富程度评价。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既包括课前预习,也包括课堂教学及课后复习。评价时要围绕这三个环节,检测学生课前知识预习、课中重难点解决、课后知识点梳理等情况。而对教学方法的丰富程度评价,则主要评价在教学中教师是否应用了案例分析、讨论交流、思考提升、心理测试等方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网络体系,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在移动模式下,学生利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地学习、提问、讨论、答疑,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加强交流与合作。
3.教学效果的评价
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能否得以实现,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否得到提升,学生掌握知识的正确率如何,等等。通过评价,要让教师努力推动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对知识能够运用、迁移、整合,有创新表现。同时,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正确率提高,能够对事物进行正确的评价。时间利用有效,按时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