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对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激励力度
2025年08月10日
(四)加大对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激励力度
当前,很多院校对于新形态教材的建设,虽然给予一定经费的支持,但这些经费大多被用在多媒体制作上,大多院校对于教材编写者的付出并没有相应的激励,从而导致教材编写者积极性不高。实际上,高质量的教材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激励。应该贯彻好各项新形态教材政策,加大对新形态教材建设经费投入的力度,每年投入足够的新形态教材建设专项经费,保证新形态教材建设规划的实现。对于立意新、特色强、影响大的应用型新形态教材,以及列入国家级或省级高职高专规划的新形态教材,在经费上要加大激励的力度。[6]
(执笔人:陈杏头)
【注释】
[1]程秀花,田晨苗,林淼等.智慧课堂背景下的高校新形态教材建设初探[J].科技文汇,2019(9):10—12.
[2]龙浩,霍娜,殷智浩.新形态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与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3):206.
[3]方振龙,肖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思考:以“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为例[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20(1):119—122.
[4]王芳.关于“互联网+”时代新形态教材的建设与应用[J].文教资料,2019(24):183—184.
[5]王芳.关于“互联网+”时代新形态教材的建设与应用[J].文教资料,2019(24):183—184.
[6]刘钊.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形态”经管类教材建设研究: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31):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