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改革的方向

(一)高职课程改革的方向

树立质量为先的理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塑课堂,打造高职“金课”,严抓“混教”“混学”,建设各层次的在线资源共享课程,由此引发的“化学反应”在不少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中早已悄然发生。“金课”是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课程,教师需对知识、能力、素质进行有机融合,并将前沿性和时代性的课程内容引入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同时学生和老师将共同努力挑战课程中的一些难题。[9]在本科“金课”强调“高阶学习”“教学相长”的基础上,高职金课更强调遵循职业成长规律、教育规律、学习规律,培养受教育者的综合职业能力。

“金课”改革政策中就明确提出,以“任务引领”的教学方法为导向,采取网络授课和线下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能够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避免采用满堂灌、应试化的传统课堂教学手段,课堂要成为师生平等交流对话、学思结合的空间,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贯穿于课堂教学。高职院校要以“金课”的相关政策作为课程改革的风向标,有预见性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改革,以“金课”的相关标准实施教学工作和管理评价工作,努力把学校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成为学生学有所向、教师教有所依的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课。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金课”建设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金课”改革离不开有效的管理机制。虽然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但课程评价作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工作的核心,同时也是教育产品质量的主要载体,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高职院校要继续致力于“互联网+”课程改革基础上的保障机制的构建,才能更好地将教学工作引导到质量保证上来,形成良好的课程改革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