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顶层设计

(一)顶层设计

为避免重复浪费,确保教材的高质量,在新形态教材建设中,教材建设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应该发挥指导作用,尽量避免各个院校各自开发教材造成的教材质量不一、难度高低不一、教材内容适应性差的问题。教材建设管理部门应该开展几项具体工作。

1.促成校企合作。促成骨干院校与优质企业相互合作,整合优势资源,尤其让龙头企业参与到教材开发中。在这个过程中,院校还可以借助企业资源,完成职业岗位调研、典型任务分析及职业技能考核。

2.修订课程标准。组织行业专家与骨干教师,根据教育改革与行业建设的最新要求,修订课程标准,把握教材建设方向。

3.组织研讨。听取教材开发主体及各类用户对教材开发的建议,整理教材修订意见。新形态教材体系应顺应“互联网+教育”时代潮流,应适应并助推课程教学改革,立体化、交互式地呈现传统教材。教材体系包括展示层、平台层和资源层三个深度融合的层级,实现资源调用、数据记录、课程管理、实时互动等功能,配合应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确立学习者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成效。教材体系在内容上应能够满足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4)监督建设过程。在教材的整个开发周期,实施过程监督,确保教材建设高质、有序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