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公正评价机制
首先,要合理对待教学评价结果。以“建议”的形式告知教师和学生评价结果,通过对话和反思,提出可行性的改进建议,以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其次,要让师生共同接受评价。不但要评教,而且要评学;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预期的结果,而且要重视课堂教学过程出现的变化;不但要对现状做出诊断,而且要关注改进和发展。再次,要建立以导为主、以督为辅的教学督导团队。各级督导员根据教师的课程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课、巡课,对教师在使用移动平台教学中发生的不可预知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引导。关注教师是否能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教学活动和评定标准;是否围绕促进学生学习成效,有效实施教学;能否借助移动平台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对教学进行修正等。督导部门定期组织召开学生信息反馈会,对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移动设备是否有助于教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时间、教学资源的使用能否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将其反馈至相应教学系部和教研室,用以对比预设的教学活动具体目标,对各种内外部因素变化引起的扰动所造成的偏差进行诊断分析,以确保形成教学活动的“质量信息—反馈—改进”工作循环,修正偏差,实现持续改进。
(执笔人:周 斌)
【注释】
[1]Gagne.The Principle of Teaching Design(Fifth Edition)[M].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7.
[2]D.R.Zhang.Research on Teacher Evaluation Model[M].Educational Research& Information,2001(2).
[3]Z.J.Liu.Classroom Assessment Theory[M].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2.
[4]颜兵兵,殷宝麟,郭士清.高校课程教学评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国际化学教育会议(简称ICCE会议),2015:67—72.
[5]祝智庭,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16.
[6]邱天爽.网络课程教学评价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云梦学刊,2008(07):53—54.
[7]王倩.高校网络课程的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3—26.
[8]卜皎.小学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17—18.
[9]黄政杰.课程评价[M].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87:110—115.
[10]李葆萍,李秀兰.网络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11):65—68.
[11]朱军文.移动学习评价研究[J].福建电脑,2014(12):67—71.
[12]王惠娟.移动学习模式下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