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态势证候观

一、态势证候观

目前临床中医诊疗水平参差不齐,如何提高中医临床水平,以及提高中医专业学生对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系统认识,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在二十多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尤其是通过国家优才培训“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不断思索,似稍有感悟,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医象数思维在临床中的应用,提出根据“态势证候观”来把握疾病的诊疗,对于年轻医师理解应用中医整体辨证观、中医象数思维及提高临床疗效有一定帮助。

“态势证候观”是基于中医整体及辨证观,运用于临床的一套简便而系统的诊疗思路,有利于系统把握中医整体治疗的精髓,强调把握诊疗的整体性、时间性、时空性、阶段性、变化性。首先“态势”分为广义之态势和狭义之态势,“态”的重点在于征象,强调客观、宏观事实,包括天态(即天象)、天气、运气等;地态即地理环境、物候等;人态即人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微生态即人体微观内环境、肠道菌群状态等;时间态即年、月、节气、候、时辰等;时空态、运气态即根据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等对于时间、空间的把握。“势”重点在于阶段、变化、趋势,强调时间、时空转换概念。“证候”强调人体及疾病本身的特点。众所周知,“证”一般就是指证型,但对于时间的把握不足,而中医往往讲的是证候,“候”是指不同阶段证的特点及转归,是个时间概念。“态势”“证候”有所区别又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既强调动态、静态,又重视动静态的结合与转换,可归纳为双十字框架结构,便于理解。态势是大十字架构,证候是小十字架构。临证时以双十字架构为基础,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迅速地思辨,以期在较短的时间里,科学地、系统地、准确地把握不同时空状态影响下的人体及其疾病特点,并加以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