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广义“态势”

二、广义“态势”

广义之态势是指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要了解当时的天文、地理、物候、四季、节气、时辰等,天象、地理、物候可以说是从横向来看,时间概念如年、四季、节气、时辰等阶段的变化可以认为是纵向来看,这属于大十字架构。根据五运六气学说、天气预报等,先要知晓天时之常态,再掌握天时之过与不及,掌握不同地理区域的疾病特点,掌握不同季节、时段疾病的特点,了解患者的生活工作环境、起居情况、心理状况等。

《黄帝内经》通过大量的篇幅探讨了时间、空间及时空对人体的影响,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夫五运之化,或从天气,或逆天气,或从天气而逆地气,或从地气而逆天气,或相得,或不相得,余未能明其事。欲通天之纪,从地之理,和其运,调其化,使上下合德,无相夺伦,天地升降,不失其宜,五运宣行,勿乖其政,调之正味,从逆奈何?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此天地之纲纪,变化之渊源,非圣帝孰能穷其至理欤!臣虽不敏,请陈其道,令终不灭,久而不易。”又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帝曰:善。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帝曰:六气应五行之变何如?岐伯曰:位有终始,气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亦异也。帝曰:求之奈何?岐伯曰: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以及《素问·气交变大论》云:“《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帝曰:何谓也?岐伯曰:本气位也。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故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所谓治化而人应之也。”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五——六气叙论云:“世谓之时气者,皆天气运动之所为也。今先次地理本气,然后以天气加临为标,有胜有复,随气主治,则悉见病源矣。”例如根据五运六气学说,2015年为乙未年,少商运,岁金不足,炎火乃行,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这是整体的时空态和运气态。但根据节气不同,六气各有所主,所以有年之主方和不同时段的药物加减。医者临证时对于时间、节气和空间、时空的把握,可以先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入手,进而学习五运六气的基础知识,再深入研究《黄帝内经》七篇大论,则能知其大略,进而学习各代医家运气理论不断精研以期应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