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康复特点
2025年08月10日
一、中医康复特点
什么是康复?《尔雅》谓“康,安也”“复,返也”,故康复的含义可理解为恢复健康或平安。从康复医学角度讲,康复是指对于伤病、残疾者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尽最大可以减轻病残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身心功能及生活与工作能力,使其重返社会。
中医康复可用于临床各个方面。举例来说,对于脑卒中患者,根据中医证候特点,采用针灸与推拿疗法,结合自我的运动训练,可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加强神经传导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恢复自理能力。中医康复护理应用于脑中风后遗症的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在对颈、肩、腰腿痛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推拿手法,配合穴位按压,可以舒筋柔筋,通经活络止痛,改善局部血供,缓解肌肉痉挛。针刺可舒筋活络,艾灸可温通经脉,采用温针灸则可通过经络的传导,发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行气和血化瘀的作用。通过手法治疗、熏蒸治疗等中医康复疗法治疗各关节炎,可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和手术的创伤,方法具有安全性和可重复操作性,易被接受,临床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对于各种术后的患者,早期采取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服用中药汤剂或进行饮食调理、心理护理及针灸、推拿、拔罐等综合治疗,可缓解患者术后的心理障碍,增进伤口愈合并防止并发症的产生,可增进术后恢复,缩短病程。如子宫肌瘤术后,采用针灸中药调护与辨证施护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情志护理使患者解除忧思和恐惧,减轻局部疼痛,增进伤口愈合。
中医康复学的学科特点有:预防与康复结合、长于功能康复、注重利用自然疗法、外治与内治结合、药疗与食疗并举、提倡形神共养、强调动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