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治疗要点
2025年08月10日
(一)手法治疗要点
筋伤后由于肌肉、肌腱、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处发生痉挛和疼痛,日久损伤组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粘连,加重局部疼痛和挛缩,所谓“不通则痛”。手法治疗能起到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整复错位、调正骨缝、松解粘连、消除狭窄、滑利关节的作用,有利于组织的修复。通过手法加强了损伤组织的血液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在适当的刺激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疼痛的阈值,促进损伤引起的血肿、水肿的吸收,消除局部的无菌性炎症;使紧张和痉挛的肌肉得以松弛、粘连松解,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状态,消除疼痛,达到“松则通,通则不痛”。
操作时要注意新伤手法宜轻,陈伤手法操作宜重。手法轻时不宜虚浮,手法重时切记粗暴,要求稳重有力;对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或筋走、筋翻、肿痛、强直者,可将受伤关节做一次或两次伸屈、旋转活动,其活动范围在生理活动限度内,既利于筋络骨节的舒顺又不致引起新的损伤;新伤局部血脉损伤、皮下出血、肿胀较重者,可用拇指或掌根部做按法,既有消散肿胀又有压迫止血的作用;四肢关节重症筋伤,肿痛剧烈者。当肿痛渐消、骨折渐愈时,可用理筋手法帮助关节做伸屈、旋转,操作时切记猛烈屈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