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局部望诊技巧
2025年08月10日
(一)骨折的局部望诊技巧
望局部在骨科的诊断中十分重要,是诊查的第一步,也是确定进一步检查的关键。望局部主要包括望畸形、望肿胀瘀斑、望肢体功能与望创口。
骨折后肢体一般会出现畸形,可通过观察肢体标志线或标志点的异常改变,判断有无畸形,畸形往往标志有骨折存在。如完全性骨折的伤肢,因重叠移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粗和缩短,在骨折处出现高突或凹陷等。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多有典型的患肢缩短与外旋畸形。桡骨远端骨折有“餐叉”样畸形,所以望畸形对于外伤的辨证,有十分重要意义。
损伤后,因气滞血凝,都伴有肿胀,故需要观察其肿胀的程度,以及色泽的变化。肿胀较重,肤色青紫者,为新伤;肿胀较轻,青紫带黄者多为陈伤。
肢体功能的望诊对了解骨关节损伤也有重要意义。除观察上肢能否上举、下肢能否行走外,还应进一步检查关节能否进行屈伸旋转等活动。例如,凡上肢外展不足90°,而外展时肩胛骨一并移动者,提示外展动作受限制。当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内收时肘尖可接近中线;若做上述动作时,肘尖不能接近中线,说明内收动作受限制。若患者梳发的动作受限制,提示外旋功能障碍。若患者手背不能置于背部,提示内旋功能障碍。为了精确掌握其障碍的情况,除嘱其主动活动外,往往与摸法、运动、量法检查结合进行,通过与健肢对比观察以测定其主动与被动活动的活动度。
对开放性损伤,须注意创口的大小、深浅,创缘是否整齐,有否污染及异物,色泽鲜红还是紫暗,以及出血情况等。如已感染,应注意流脓是否畅通,脓液的颜色及稀稠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