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外揣内
《灵枢·本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脏腑与体表是内外相应的,观察外部的症状,推测内脏的病变,能够定性、定位诊断,认清内在的病理本质,便可解释显现于外的证候。《丹溪心法》总结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即“有诸内者形诸外”。运用经络理论,根据患者体现于外的证候来辨别其脏腑经络之病变,从而选择相应的经络、腧穴进行治疗。脏腑的病变往往会在其相关经脉循行部位或腧穴上出现异常反应,而针灸治疗就是直接作用于这些部位或腧穴,通过经络的传导反应,达到治疗内在病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