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2025年08月10日
一、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耳司听觉,主平衡。耳与肾、心、肝胆、肺、脾关系密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主耳……在窍为耳。”肾之精气上通于耳;肾精充沛,耳窍得以濡养,则耳功能正常。肾脏功能失调,可产生耳鸣、耳聋、眩晕、耳内长期流脓、耳内胀塞等病证。
《证治准绳》云:“心在窍为舌,以舌非孔窍,因寄窍于耳,则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心主神明,耳司听觉,受心之主宰。又心主血脉,耳为宗脉之所聚,心血上奉,耳得心血濡养而功能健旺。心的生理功能失调,如心虚血耗,或心肾不交,可致耳鸣、耳聋、耳眩晕,邪热上犯耳窍,内陷心包,可致黄耳伤寒。
肝胆之气上通于耳。肝藏血,主疏泄气机,耳有赖于肝血之奉养与肝气之条达;又胆经循行于耳周。外感邪毒或脏腑失调,致肝胆火热上犯耳窍,常致耳胀、耳肿、耳痛、耳流脓、耳鸣耳聋、耳眩晕等病证。
《温热经纬》云:“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笼葱,专主乎听。”故肺气贯于耳。风邪犯肺,肺失宣降则有耳胀痛、耳堵塞感、耳鸣耳聋。肺气虚弱,亦可致耳病,或易招至邪犯耳窍。
脾气虚弱,耳窍失养则功能失司,或易为邪毒所犯。脾气受损,运化失调,聚湿生痰,浊阴不降,上干于耳,甚或痰与火结,壅闭耳窍,致生耳病,如耳胀、脓耳、耳眩晕等。
耳是经脉聚会之所,十二经脉中直接循行于耳的经脉有手足少阳经、手太阳经及足阳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