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疗法临床思维培养
2025年08月10日
二、中医康复疗法临床思维培养
从治疗手段来区分,中医康复分为以下几大类:针灸、推拿、中药、外用、功法等(图5-3)。
中医康复临床思维的培养,需要在熟读教材及经典的基础上,尽早尽多地接触医疗实践,以培养临床思维模式。尤其是临床诊断上,我们以综合辨证为主,即通过传统辨证方法结合西医的诊断,尤其是神经定位诊断为基础。康复在临床上区别于其他治疗方法,是通过各种训练手法施于具体的部位,同时加以必要的治疗手段,更注重功能的恢复。因此康复需要熟悉具体解剖层次及相关神经支配,神经解剖学对其非常重要。通过诊断可辨别病位及层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康复疗法。综合多种辨证方法,首先得出疾病的诊断,之后再将诊断与辨证、辨经、辨病相结合。
教材中所论述的内容是有限的,但临证上同学们可以进行发挥,综合各方优点。中医康复学科是一个兼容并包又不断扩展进步的学科,师古不泥古,西为中用,吸收各学科优点。在康复领域,对于瘫痪类疾病可以通过针刀、铍针、火针、手法等进行治疗。同学在临床可将之融会贯通,此思维模式是开放的,而教材限于篇幅,所述内容仅为其中一部分,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旁征博引、集百家所长,充分发挥自学能力,得出自己的体悟,实现从学校走向临床,从课本走向实践。

图5-3 中医康复疗法分类及应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