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锻炼要点

(四)功能锻炼要点

功能锻炼古代称为“导引”,主要是通过肢体运动的方法来治疗骨折,使皮肉、筋骨、脏腑、气血及经络结合起来达到治疗目的。

损伤后,由于瘀血凝滞、脉道不通,从而导致肢体疼痛肿胀。有效地功能锻炼可促进肢体气血流通,促进静脉血液、淋巴液的回流,达到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的目的。肌筋劳损,损伤后期或年老体衰,肢体气血不畅,致使筋失所养、筋肉萎缩而见肢体酸痛麻木、活动不利,功能锻炼可以使肢体气血通畅。筋肉得养、关节滑利、肌肉容积增加而减轻损伤肢体的萎废。

骨折复位后在有效固定的同时,进行三期功能锻炼,可促进肢体的愈合与肢体功能的恢复。早期进行骨折周围肌肉不带动关节活动的等长收缩,在消除组织肿胀的同时可增加骨折两断端的压应力,有效地促进骨折的愈合。骨折中、后期通过伤损肢体肌肉带动关节活动的等长收缩,在促进肢体气血流通、利于骨折愈合的同时,还能及时改善伤损肢体的运动功能从而缩短病程。肢体活动减少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伤损肢体长期固定又是产生关节粘连、僵硬强直的常见原因。坚持功能锻炼是促进钙盐在骨骼中沉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因此,伤损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可以促进伤肢的气血流通、舒筋活络,减轻或消除关节粘连、避免关节僵硬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