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病证相应

2.病证相应

病与证是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对疾病进行认识。《金匮要略》建立了以病为纲、按病论述、据病立法、病分各类、逐类设证、因证制方、按方用药的体例系统模式,提出了“病脉症并治”的理念。临床应用时,例如中医辨病为胃痛、呕吐等胃腑疾病,常选用中脘、内关、足三里治疗,组成处方时就可以在针对病而选择腧穴的基础上再对证配穴,如肝火犯胃证加太冲,脾胃虚弱证加脾俞、胃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