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脏腑辨证
2025年08月10日
1.脏腑辨证
儿科临证首重脏腑辨证。这和小儿的生理特点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肾三脏发育尚不完全,功能尚不成熟,加上小儿不能自己节制饮食、增减衣被这些因素,因而很容易被邪气侵犯。
肺居华盖之地,小儿肺脏娇嫩更甚,卫气尚不能固护肌表,抗邪无力,因此是邪气侵犯的首要脏器。呼吸道疾病是临床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这一事实也充分证实了小儿“肺常不足”这一理论认识的科学性,其治疗重在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的功能。
脾居中焦,为后天之本,承载着化生全身脏腑气血所需精微的重任。小儿处在生长发育过程当中,对精微的需求更高,所以脾的负担也更重;同时小儿尚不能自己节制饮食,因此脾就更加不堪重负,容易被邪气侵犯。儿科临床中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这是对“脾常不足”的最有力的佐证。要告诉患儿家长,未病时固护脾胃,已病后不忘补土健脾。脾土乃肺金之母,脾土不健则肺金失其充养而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肺金病,子盗母气而致脾失健运,此时容易见到肺病夹滞、夹痰之证,如临床中经常见到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容易伴见消化不良或者泄泻。所以说治肺病勿忘健脾,补土可以实金。
其他如遗尿、水肿、五迟五软、脑发育不良或脑瘫等病症多责之肾;心悸怔忡,气短盗汗多责之心;抽动抽搐、惊厥神昏乃为肝风,多责之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