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带下病的常用辨证思维方法
带下病主要分为带下过多病和带下过少病。带下过多病的致病因素主要为湿,又分内湿、外湿。辨别是否外感湿邪、区别虚实之证为首要,主要根据带下的量、色、质、气味的变化以辨寒热虚实。往往带下赤白,或黄稠,伴热、肿、痛等阴户症状者,实证、热证居多;带下清白,伴神疲腰酸者,虚证居多。亦有虚实夹杂者,往往带下色质表现为色深稠厚之实证,兼有神疲易外感等证;或带下清稀,神疲乏力,但兼见痰湿中阻纳呆苔腻之症,辨证时当以带下表现为主予以辨别。带下过多病中,肾、脾、肝三脏的病变更为密切,辨证时注意全身症状。
带下过少病与阴液的生成和敷布密切相关,无外乎肾阴不足及血瘀阻络而成,主要辨别虚实二证。头晕耳鸣、腰酸膝软等,多为肾阴亏损;腹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舌暗瘀斑,多为血瘀津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