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案例示范
【病案一·成人推拿案例】
张某,男,27岁,于2015年6月5日就诊。主诉:腰痛伴右下肢痛7天。现病史:患者7天前因搬重物突然出现腰痛,后出现右下肢后侧的牵扯痛,行走不便,无间歇性跛行,无二便失禁症状,休息后症状未缓解。
刻下:腰部活动受限,痛处拒按,右下肢牵扯痛,夜间疼痛难以入眠,翻身困难,食欲可,二便调。舌暗苔薄,脉弦。
查体:腰椎生理曲度消失,腰背部肌张力高,L5~S1右棘旁压痛,放射痛至足底,腰椎叩击痛(+),双下肢肌力Ⅴ级,直腿抬高试验左75°,右30°。
辅助检查:腰椎X线示腰椎向右侧弯,腰椎退行性改变。腰椎MRI示L5~S1椎间盘向右后方突出。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诊断:腰痛(气滞血瘀证)。
辨证要点:患者7天前因搬重物诱发腰痛及右下肢后侧的牵扯痛,行走不便,无间歇性跛行,无二便失禁。现腰部活动受限,痛处拒按,右下肢牵扯痛,翻身困难。直腿抬高试验左75°,右30°。舌暗苔薄,脉弦。
治疗要点: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松解粘连。
治疗过程:第一步,止痛解痉。取委中和阳陵泉用按揉手法,刺激强度以耐受为度。第二步,松解调整。做腰椎牵引,患者俯卧位,牵引重量为患者体重的1/4,每次20~30分钟;后用腰部斜扳法调整腰椎关节,即患者呈侧卧位(患侧在上),上位下肢屈髋屈膝,下位下肢自然伸直;医者面对患者而立,一手置于患者肩部,另一手肘置于患者臀部(手指根据需要可置于病变节段);先轻缓小幅度摇动腰部,再逐渐过渡到两手相反方向转动腰部;当腰旋转到病变节段处于扳动的支点位时,只需用较轻的力就能相对扳动该支点(需要调整的病变节段),手法应轻巧熟练而常听到“咯哒”关节弹响声提示调整成功,医者手指感到后关节有移动,则提示调整成功,并做适当被动运动。第三步疏通经络。弹拨腰部膀胱经、环跳穴。嘱患者治疗期间宜卧硬板床休息,并嘱平素注意腰部保暖,不提重物。经1周治疗后,患者症状有较明显改善,继续治疗3周,症状已基本缓解。
【病案二·小儿推拿案例】
赵某,男性,2岁,2016年3月1日初诊。患儿咳嗽2日,干咳少痰,无发热,有受凉史,自服感冒冲剂等无效。现精神、食欲可,二便正常,苔薄,脉浮。体温36.7℃,呼吸平稳。
辨证要点:四诊合参,患儿咳嗽2日,干咳少痰,无发热,有受凉史,二便正常,苔薄,脉浮。
治疗要点:证属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推拿手法:①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分推大横纹,掐摇总筋。②清肺经,运内八卦,推小横纹,推三关,揉二扇门。③分推膻中,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搓胁肋。以上各穴各200~300次,经3次治疗后诸症皆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