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现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是实现新时代各项目标任务的关键和核心力量。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组织人事工作的中心任务开展服务,取得了明显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是形成了全国干部人事档案集中统一,分级分类管理的工作格局。即“在组织人事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分级管理、统一制度、统一方法的管理原则,采取内外有别、档随人走、不对相对人公开,严格界定单位建档资格、管理资格及组织使用等管理方式实现的封闭式管理机制。”
二是健全和完善了有关规章制度,开展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新型干部人事档案卷盒更换工作和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进一步夯实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基础。自1991年中央组织部、国家档案局共同修订颁布《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以来,先后颁布、修订了《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1991年)、《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规定》(1992年)、《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1996年)、《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2009年),建立了我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基本制度框架。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结合实际,也建立健全了干部人事档案收集、查阅、保管保密、转递等工作制度。特别是多年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近年来又开展的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档案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档案的材料收集和整理更加规范。
三是干部人事档案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围绕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干部管理和国家人才强国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档案信息服务,同时也为在反腐败斗争中查处有关案件以及编史修志、撰写人物传记、办理购房、公证、退休和解决法律纠纷等民生服务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档案信息凭证。
四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提高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与新时代新目标的要求相比,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单位对干部人事档案不够重视,档案保管保护的硬件设施和管档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档案工作没有列入单位议事日程;二是部分单位管理不到位,档案材料归档不及时,重要档案材料严重缺失,接收审核把关不严,“三龄两历”前后不一致,干部档案内容不能全面反映干部的基本情况,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比较混乱,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落后等;三是管档人员责任心不强,涂改造假等问题时有发生,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难以满足新时代下干部人事工作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的任用和人才的选拔质量,损害了组织人事部门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