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一种特殊的档案,保管或使用不当,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甚至成为心理问题的“导火线”,所以应该以对学生健康成长高度负责的态度慎重保管和正确使用学生心理档案。

1.心理健康档案不应和其他类别的档案合并保管。由校级心理咨询中心设专门档案室或档案专柜,由心理咨询教师专人负责妥善管理。存有心理档案软件和测试量表等数据库的电脑应当专用,并设置登录密码。

2.认真填写好心理档案。心理咨询专职教师应精心组织,耐心指导学生做好心理健康测试,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填写好各种测试量表,从而使档案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3.心理健康档案要注意保密。心理档案不应该随个人人事档案走,而应该在学生毕业时候封存并给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若干年后移交给学校档案部门保管。为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益,一般情况,除心理咨询教师外,其他人员不得查阅心理健康档案。

4.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和教学工作的效率,除学生个人隐秘和学生不同意他人得知的情况外,有关学生的一般性心理特征、一般性心理问题症状可及时提供有关教师参考,以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档案资料进行心理教育的研究工作,但应嘱咐其内部使用,不得公开引用。

5.在利用学生心理档案进行学生心理状况的分析研究时,既要注意收集学生心理活动的整体材料,又要结合系别、专业、年级、班级和学生本人特点考虑,以便通过档案清楚而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把学生心理档案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

6.心理健康档案要跟踪学生心理发展的轨迹并及时矫治。大学生心理档案不是固定不变的,对学生心理发展进行追踪记录,随时报送新近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档案,以保证及时有效地预防或治疗,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特点。

7.教育管理部门应尽快建立适合中国文化环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定体系,颁布统一的心理档案管理规范和心理档案软件,以便各高校之间心理档案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这需要很多教育者去尝试、去奋斗。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还处在初探时期,为了学生的未来,我们要以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高度负责的态度重视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