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提升高校档案工作品位和功能

二、适应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提升高校档案工作品位和功能

为适应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高校档案工作必须不断更新和发展。其中,关键的问题就是进一步加强高校档案基础工作建设,提升档案馆(室)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能力。从1989年原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和1991年国家档案局等部门《科学技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升级办法》颁布以来,高校档案基础工作得到很大提高。笔者粗略统计,目前,江西省已有12所高校建立了档案馆,90%以上的高校达到了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二级标准。但是,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而言,高校档案工作的品位和功能仍需进一步加强。

笔者认为高校档案馆(室)的收集范围应当拓展。高校档案馆(室)的收集范围是由档案馆(室)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从根本上说,它是由高校各项工作的利用需要所决定的。高校档案馆(室)是高校的文化事业机构,是高校进行档案利用、文化宣传和教育培训等工作的场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一性质和地位决定了档案馆(室)收集工作应拓宽收集渠道和内容。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对档案的利用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的收集范围已不能满足这一利用需求。不仅要注意收集反映校内文化建设的档案信息,同时还要注重收集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相关的文化素材、如笔者所在的高校地处被誉为客家摇篮的赣州市,学校的客家研究中心在对客家研究取得一定的成绩的同时注意收集反映客家民俗实物档案,建立了客家民俗展览馆。通过观看展览,学生在传统文化精神和人文精神中得到熏陶,学生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因此,高校档案馆(室)收集的范围的确定应充分考虑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

在具体收集文件材料时,应考虑到哪些材料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这需要档案工作者逐步培育校园文化意识的敏感性。如反映学生宿舍星级竞赛的评比简报、学生各社团的章程和印制的刊物、学生开展某项活动的手抄报、杰出校友的宣传报道等等,或许都能成为学校统一师生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的典型材料,并逐步升级为学校精神。

高校档案馆(室)还应注重收集有关实物材料。这些实物材料与高校档案一样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某些实物对校园文化建设还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因而保存它们是高校档案工作的职责。这些实物主要包括反映学校荣誉和成绩的奖杯、奖旗、奖品等,有助于扩大学校知名度的名人题字、捐赠品、纪念品,标志学校形象的校徽、图章、标志等,以及其他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物品。目前,许多高校从多渠道拓展了档案服务空间,建立了校史陈列馆或校史博物馆,通过陈列照片档案、文件档案、实物等形式,展示学校发展历程,总结校园文化建设成就,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堂和社会了解学校的一个窗口,发挥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成效突出。

高校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文件材料,不仅可以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查考利用,而且可以成为树立学校良好精神、总结学校光荣历史、建设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依据和参考。如教学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有关规章、制度、办法,可以升华为学校师生的行为准则、价值规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