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一)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教育部开展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教学审核评估是继合格评估与水平评估之后的一项新的教学评估模式。面对教育部五年一轮的评估机制,其评估结果直接影响着每一所高校的声誉与地位,各高校都高度重视。对于工作在高校档案部门的人员,如何更好地开发教学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教学审核评估,促进高等教育管理水平、教学水平、人才培养的发展是课题负责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本课题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探究:

1.树立服务理念,为迎接评估发挥档案作用。虽然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和观测点并没有对档案管理提出具体要求,但评估注重依据事实做出审核判断,教学档案则是高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自然留下的运行“轨迹”,真实地反映所有教学环节,是原始的历史记录,是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见证”,因而成为教学评估的考察学校的重要佐证、依据。从以往教学评估过程来看,评估专家除了实地了解学校实际情况之外,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全面系统地查阅学校围绕评估体系指标提供的相关档案。通过审阅原始档案(注意:不是为应付评估检查事后补充的材料),了解学校办学质量,客观做出评价。离开档案,评估专家是无法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的。为迎接评估发挥档案作用,是档案工作的服务性所决定的,参与评建工作的档案部门和人员务必树立服务理念,“为国守史,为民服务”,“有为才有位”。档案为评估说话,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档案工作,成为宣传档案人最好的舞台。

2.从目前教学档案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来看,存在诸如重视不够、意识薄弱、缺乏专职人员、整理不规范、管理手段落后等等问题。课题组认为阻碍教学档案发挥作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提出尽快建立校、院两级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使广大师生实现共享档案信息资源。同时,开展高层次的档案编研工作,把馆藏档案信息挖掘整理出来,服务于教学评估的需要。

3.制定出有针对性和具体可操作的与审核评估体系指标(包括6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64个观测点和1个学校自选项目)相配套的审核评估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和规范,编制教学审核评估档案的建设原则、制度,并纳入相关人员职责范围,督促、检查执行。

4.实现教学档案管理科学化的路径和方案:建立与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档案科学化管理机制;以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建设为导向,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审核评估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优势,实现各相关部门对教学审核评估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利用等系统功能;加强校院两级教学档案的业务有机衔接,实现档案管理模式科学化。

5.研究框架:如图1。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