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所谓“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结构均衡、社会系统良性运行、相互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需要民众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基础。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的纪宏教授曾在1378名大学新生中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偶尔有自杀想法的学生占25%,经常有此想法的占7%。据2003年《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及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研究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占16.51%。最近几年,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有的厌学,有的性格孤僻,有的做出有违社会常理的相反行为,甚至自杀轻生和危及他人性命,影响着社会的安全稳定,这些都是有悖于和谐社会的。当代大学生之所以产生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既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人心理素质、心性修养方面的原因。把脉学生心病,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可以了解到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所共有的心理特征,归纳出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适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正确引导学生走出心理阴霾,让每一个大学生的青春充满阳光,从而形成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正如做了十几年学生心理工作的沈阳药科大学赵小军老师所说的,如果高校建立了心理档案,像马加爵这种有长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的同学,只要仔细排查,完全可以通过早期心理干预避免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