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开发高校档案信息资源,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进一步开发利用高校档案,是目前高校档案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关键。校园文化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要求高校档案利用工作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利用方式和内容,必须进一步创新和提高。其重点应放在对高校档案信息的综合利用和利用方式的多样化上。也就是说,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高校中心工作,开拓创新服务领域,主动提供档案和经过选择、分析、汇总的动态档案信息,扩大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采取灵活的利用方式和方法,广泛收集各种文化建设的动态资料,编写不同种类的参考资料,制作档案信息网页等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高校的档案工作者,可以通过编制各种检索工具、馆(室)藏介绍指南,编写历年大事记、专题档案资料摘要,利用高校档案原始资料编研二次、三次加工的专题材料,与有关部门合作编撰校史、系(部门)组织沿革、年鉴,以及学校研究机构、重要实验室、著名教授介绍等形式,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促使一些分散保存的档案材料进一步集中起来,有助于把湮没在一般档案中的有用信息发掘出来,为校园文化建设所用。
高校档案馆(室)还可以通过美化工作环境来增添档案馆(室)的文化氛围,在环境布置上,装点一些学校不同时期的历史照片,让档案馆(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具体地说来,从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同角度,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从树立高校品牌形象角度。利用档案进行高校形象标志设计、编写名师录和杰出校友名录;利用档案图片出版画册,对外宣传报道;建立校史展览馆接待师生和社会人员参观;等等。
第二,从统一师生价值观念角度。利用档案编写档案参考资料,如学校校史、年鉴;编写学校教学科研成果汇编;编写专题德育教材;举办传统教育报告会;利用学校宣传专栏、广播、校报,展现学校创业发展的历程;利用校园网传播档案信息;等等。
第三,从规范师生行为准则的角度。利用档案编写《学校规章制度汇编》《大学生手册》,书写体现学校精神的校训、格言、警句和制作专题电视片进行形象报道。
第四,从提高师生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的角度。利用档案编写《行政事务办事流程》《各学科专业课程介绍》;利用档案建设各具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雕塑;在学校开设档案管理选修课和充分利用馆(室)藏档案编写《馆藏文摘》。
此外,为把档案馆(室)建设成为校园文化基地,还应充分利用档案参与师生的各种文化活动,积极参与社会文化建设,使师生了解档案是他们的文化财富、集体的记忆,为他们提供根源感、身份感和集体记忆,营造大众文化氛围,淡化档案神秘色彩,让档案与师生亲密接触,让档案馆(室)像图书馆、博物馆一样,成为师生文化休闲、学习的好去处。
学校档案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要搞好这项工作,它需要社会各界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注、学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学校档案人员的智慧。档案工作人员要以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为己任,着力做好档案的“收”“管”“用”,以学校的宝贵文化遗产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合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