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的背景与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大背景下,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中央组织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以下简称干部档案审核工作)。目前,全国省管干部档案审核工作基本完成,据《人民日报》报道,420人省管干部因造假受到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186人因档案问题记录在案。按照省委组织部的工作部署,某高校从2015年3月开始,到2016年3月历时一年时间,认真组织开展了对全校160名处级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
干部人事档案(以下简称干部档案)是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全面客观地了解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前些年,由于少数单位对干部档案工作不够重视,放松管理,出现干部档案涂改造假,也出现了个别靠假档案骗官的案件,严重影响了干部档案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也严重影响到了组织干部工作和组织部门的形象。为解决这些问题,从2001年开始,中央组织部集中开展了中管干部档案审核工作,在河北、湖南等5省区开展了省管干部档案审核试点,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干部人事档案质量评价标准和办法》《关于开展省管干部档案审核工作的通知》《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检查验收办法》等相关文件,指导全国干部档案审核工作。干部档案审核是指各级管档单位根据相关政策文件规定,针对干部档案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档案内容是否客观、真实,整理归档手续是否完备、规范等问题进行审核,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以加强档案管理,提高干部档案质量。本次干部档案专项审核重点是审核干部的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历学位、工作经历、干部身份(简称“三龄两历一身份”)、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等重要信息是否真实准确,重要原始依据材料是否完整规范,尤其要注意审核档案材料是否涂改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