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参考文献

本书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A/OL].(2016-11-07).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2017-02/21/content_2007620.htm.

[2]国家档案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A/OL].(2017-03-21).http://www.saac.gov.cn/xxgk/2010-02/05/content_1541.htm.

[3]教育部,国家档案局.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教育部第27号令)[A/OL].(2008-08-20).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21/201001/81841.html.

[4]国家档案局.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15)[S/OL].(2015-10-25).http://61.135.203.70/xxgk/site2/20151105/00256493774d17a515db0a.pdf.

[5]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GB/T33870—2017)[S/OL].(2017-07-01).http://c.gb688.cn/bzgk/gb/showGb?type=online&hcno=FBC9EB9C07D19395DF5538D58F992818.

[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N].中国档案报,2014-05-05(1).

[7]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文件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4.

[8]陈兆祦,和宝荣,王英玮.档案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0]冯惠玲.电子文件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1]王法雄.人事档案管理概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

[12]邓绍兴.人事档案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13]王英玮.档案文化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4]朱玉媛.现代人事档案管理[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

[15]王英玮.信息时代的人事档案管理:理论·实践·方法·技术[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16]陈潭.单位身份的松动:中国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7]邓绍兴.人事档案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18]朱玉媛,周耀林.人事档案管理原理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19]陈媛华.大数据时代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创新[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

[20]方德生.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21]李光铣,欧阳春宜.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对策研究[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39(2):136-140.

[22]李光铣,舒六英.改革干部人事档案打孔装订卷夹盒的思考[J].兰台世界,2014(11):73.

[23]李光铣.构建档案管理防灾抗灾机制初探[J].北京档案,2010(6):19-20.

[24]李光铣.构建和谐档案工作体系的思考[J].档案时空,2008(4):25-26.

[25]李光铣.高校档案服务于校园文化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6(20):35-36.

[26]刘建国,李光铣.对高校档案现代化建设与管理几个因素的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5):126-127.

[27]李光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5(8):66-67.

[28]李光铣,刘建国.构建江西省数字档案馆的意义与构想[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264-265.

[29]李光铣,舒六英.试论高校档案在高校评估中的作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22(2):79-81.

[30]李光铣,舒六英.浅谈档案行政监督的必要性及特点[J].档案天地,1996(5):17-18.

[31]李光铣.试述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及其意义[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17(4):116-118.

[32]李光铣.高校档案工作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建立综合档案馆(室)[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8(4):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