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服务方式网络化
2025年09月10日
二、档案服务方式网络化
档案服务方式网络化是档案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新世纪的高校档案工作不可能游离于网络化之外,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信息提供与获取方式将彻底改变。分散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方式存储,通过通信网络相互联接。信息传递与交流消除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使知识与信息在更高程度上实现了全社会共享。我国已通过“政府上网工程”等公众信息网上建立了各级政府的正式站点,提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项目,此举对档案部门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网上办公的普及、电子文件的增多,在网络环境下管理档案并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已成为档案部门面对的重大课题。它同样要按照网络化规则来进行操作。但是,档案工作又是一项特殊的信息管理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面貌的重大事业,如何保证国家各项秘密安全,各种记录的完整、准确,它的证据性、行政性价值的真实和权威等,有许多大有作为的工作领域。按因特网的运行方式,各种开放工具软件、信息安全软件、智能代理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等,都是值得高校档案工作者学习和研究借鉴的。
高校档案部门必须跟上形势,利用高校网络发展的优势,更应走在网络开发档案信息的前沿。在档案工作网络化方面,高校档案馆不应是信息孤岛,我们应及时制定规划和计划,才能在信息服务方面率先抢占平台,成为真正的信息产业。各高校档案部门应加强档案全文信息的建设,根据本馆(室)实际情况,建立特色档案数据库,使网上资源既丰富又不重复浪费,尽快形成高校档案信息数字化处理的共同标准,完善有关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相关协议,尽快形成省域地域和全国的高校档案信息网络。目前,可在全国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的组织下,建设龙头网站、门户网站和样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