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信息化建设
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是信息化的基础,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防止档案涂改造假、提高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能更好地为精准科学选人用人服务。
1.实现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2017年7月1日中央组织部牵头制定的《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GB/T 33870—2017,以下简称《规范》)开始实施,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是“采用扫描仪等设备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将其转化为可存储在磁盘、光盘等存储介质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数字方式可信、可取和可用的数字图像或数字文本的处理过程”。《规范》明确了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的主要内容、工作环节、工作要求和指标参数,是开展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技术规范和执行标准。目前,中管、省管干部要求在报送新任干部纸质档案的同时,按照《规范》标准报送干部数字档案的双轨归档办法。从技术上讲,应建立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如基本情况数据库、科研成果数据库等等,方便不同对象查阅利用,如干部个人可查阅自己的基本情况,以便在填写各种表格时,“三龄两历”方面内容前后一致,并对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同时,方便各种系统软件的兼容,以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形成、交换、存储的标准化。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不仅可以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有效地保护好档案实体,还可以从技术上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防止部分管理不严的单位对档案的涂改、造假。
2.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信息中心,实现信息互联共享。2003年吕元智在《中国档案》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构建国家人事档案中心的设想》的文章,较早提出建立全国性的人事档案中心的设想。邓绍兴在《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应统筹规划与实施》中也提议,逐步建立起丰富多样类型的人事档案数据库与局域网,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联网的“干部人事档案信息中心”,实现干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在2006年,中央组织部颁布《2006—2010年全国组织系统信息化工作规划》,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提出依托全国组织系统的“三网三库”即组织部门内部局域网、全国组织系统专网、国际互联网、人员信息库、办公信息库和知识信息库的建设,最终通过“大组工网”实现中央、省、市、县四级联网,建立全国干部数字档案查阅平台,实现全国档案信息资源互联共享。同时,要加强人事档案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中的保密措施,对信息的调阅利用设置权限管理。最后还要拓宽信息服务功能,积极为人才培养、选拔、开发,提供预测情况、信息分析,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