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档案馆的构建
虚拟档案馆(virtual archiyes)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将时空上分散的不同档案馆(室)中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以网络化方式互相连接成一体,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信息系统。对每个用户终端而言,该系统就相当于一个信息量巨大、使用方便的单个档案馆,足不出户便可查阅有关档案目录、索引和档案全文,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相对于实体档案库而言,可称之为“虚拟档案馆”。与之相近的概念还有“电子档案馆”“数字档案馆”“无墙档案馆”。
建立我省教育系统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实现档案信息的共建共享,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全省教育系统档案信息的领导和宏观管理、调控机构,它是虚拟档案馆建设的组织保证。可在江西省教育厅下设全省教育系统档案信息开发管理委员会,其主要职能有:从全省教育系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全局出发,研究并制定全省教育系统虚拟档案馆建设的整体规划;研究档案信息资源优化、合理分布与配置,避免浪费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颁布和批准实施有关单位协作、协调资源建设的法规、标准;组织、落实、监督、检查,保证虚拟档案馆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研究和协调各有关单位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效用的发挥。
组网技术。虚拟档案馆在互联网上应当建立通畅的网关,在端口密度、处理能力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以完成网络操作系统不同协议之间的转换。一般可通过设立WEB服务器,配以相应的路由器,用局域网的适配器和网点接口板相连,建成转换顺畅的网关。网点宜以64K、128K专线与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相连。
网络结构。从我省教育系统建立虚拟档案馆的出发点和档案形成的地域性考虑,采用层次形(树形)结构比较适宜。整个网络在省教育系统档案信息开发管理委员会的组织下,由省教育厅牵头,负责建立、维护全省教育系统档案中心网站,以各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各地教育局、各中小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为网络结点,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档案信息自动化网络。中心网站提供文本检索功能,可通过关键词查找该站点上所有档案著录信息。各网络节点建立自己的主页,发布、维护各自的档案信息,在其主页明显位置建立与中心网站的链接。树形结构打破了隶属关系,网络中任何节点可直接联系,使用者可以随时利用网络中的任何节点档案信息库中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