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尝闻宣圣[1]云:不登东山,不知鲁国之仅一片壤;不登泰山,不知天下之同一寰[2]辙[3]。此固圣门喻道之高远,医理亦无不然。轩岐之道尚矣,《灵》《素》遗文,由阴阳消长之理,以明四时六气之有余不及;推五行之运,以合声色臭味之生克制化。其于象藏之刚柔,情气之从乘,发病之因由,病机之顺逆,莫不灿然具备。其理一而其象纷繁,其辙同而其变不测,苟得一以自足,浅尝而妄试,其不误人者鲜矣。夫学问之道,不外行远登高之义。进一步,有一步之优游;历一级,有一级之凭眺。登峰造极之见,不能躐等[4]而几也。张、李、刘、朱[5],其卓卓表著者也,四家虽各自成家,亦各由级而诣其极,而后始得羽翼轩岐,指南后学。他如越人、淳于及张氏、葛氏、喻氏、王氏、薛氏辈,奚啻[6]数十家,莫不各有发明,昭兹来学,是亦皆步趋之级也。第[7]编缃[8]充栋,立言未尝不备,每苦泛滥汪洋,童年习之者,皓首[9]而不得其传,此由不能循级以登,致多歧亡羊而无可把握。以故求道之士,畏其艰于诵读,恒欲得一家宗之。夫精微广大之蕴,岂一家之学所可竟耶?余因荟萃群书,摘其要领,编章约句,推原辨症,即就症约方。首集经典明论,以示必需之要;次及伤寒,以明传变之机;再详杂病、女科,以备治法。凡各症之后,申明治疗大法,诸义备详。《方药》三卷,《脉诀》一章,并附《无问录》臆见一篇。冀为后学启蒙之阶级,聊取简要易明之意,非敢以尺寸之守,漫附于著作之林也。第由是而几之,其于高远,或庶几矣。
西园魏如氏识
[1]宣圣:汉平帝元始元年谥孔子为褒成宣公。此后历代王朝皆尊孔子为圣人,诗文中多称为“宣圣”。
[2]寰(huán 环):古代帝王京城周围千里以内的地方,后引申指天下。
[3]辙(zhé 折):车轮碾过的痕迹,后引申指道路。
[4]躐(liè 列)等:逾越等级,不按次序。《礼记·学记》:“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孔颖达疏:“逾越等差。”
[5]张、李、刘、朱:指张子和、李东垣、刘河间、朱丹溪四位医家,后世并称为金元四大家。
[6]奚啻(xīchì 希赤):亦作“奚翅”。何止,岂但。
[7]第:但。
[8]缃(xiāng 香):浅黄色的帛,可包在书卷外作封套。后也作书卷的代称。
[9]皓(hào 号)首:指老年,又称“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