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
清气化痰丸
半夏姜制 胆星各两半 橘红 枳实面炒 杏仁 蒌仁去油 黄芩酒炒 茯苓各一两
为末,姜汁糊作丸,每服一钱,淡姜汤下。
指迷茯苓丸 治伏痰在内,流注经络,或臂痛胁疼,转移左右,或肢肿面浮,气短喘急,脉长滑疾者。
半夏二两,姜制 茯苓一两 枳壳五钱 风化硝一钱五分
为末,姜汁糊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淡姜汤下。
贝母括痰丸 治久嗽伤金,肺痈肺痿,虽服滋清之剂,当用括痰丸宁肺以治标。
川贝一两 天竺黄 硼砂各一钱 文蛤五分,醋炒
为末,以枇杷叶刷净,蜜炙熬膏作丸,芡实大,噙咽之。
五痫神应丸 即神应丸,见三字方。
三物备急丸 即备急丸,见三字方。
礞石滚痰丸 治伏痰诸痰怪病,嘈噎胸腹间,时有二气交扭,顷如烟火上冲,嚏泪喉痒,短气等症。
大黄酒浸蒸 黄芩各八两 青礞石硝煅如金色 沉香 百药煎各五钱。如无则以文蛤醋炒代之
为末,水丸梧子大,临卧时白汤下,服讫[30]即卧,孕妇忌服。凡失心癫狂气盛者百丸;中风瘫痪,闭结痰壅者,五七十丸;呃逆胀闷,冲吐涎沫者,五六十丸;羸瘦呕绿水,胀闷能食,疑似之间者,先服三十丸消息之,妥则续加,当兼服温中化痰,理气培补之剂。服药之法:须于卧时,服后安卧,令药徐下,次早下三五次。不困倦者,仍服前数三五日后,病势顿减,则减数,适可即止,勿过服。
牛黄攻积丸 治积气肿胀,水病血积,虫痰食滞,一切壅滞实病。
白丑黑丑各两半 大黄三两 槟榔 木香 陈皮 茴香各七钱半 山甲炙,三钱 肉桂 桃仁 当归尾 雷丸各四钱 牙皂五钱,煎汤一盏,滤出渣炒为末
上末以皂汤煮神曲糊作丸,桐子大,每服钱许,量轻重虚实加减,白汤下。虚中挟实者,间补剂服。
芍药枳术丸 治食积痞满,腹胀大,时常疼痛,脾胃不和。
即枳术丸加芍药、甘草是也,丸服同。
辟恶启脾丸 治黄胖是症,因受阴霾恶气,病发脾经,通身黄肿,食则胸闷,小便自利,动则气浮。
苍术一两 藿香 茯苓 广皮 半夏 砂仁 甘草 香附 白术 神曲 白蒺藜以上各为末,五钱 绿矾四两,醋炒七次,摊地出火,研 皂角二两红枣六两,蒸去皮核
将皂角预煎汤一大碗,再投枣熬搅如膏,入前末杵作丸子。
早晚服钱许,姜汤、白滚汤任下,忌油腻煎炒。若服后身现红斑,急煎枣汤或银花甘草汤服之。以后黄退肿消,可不必尽料,若犹末痊,日服减半可也。
针砂五果丸 治黄胖肿浮,颈脉动,小便不利,将成水肿。
针砂一两,用水提净 绿矾二两,醋炒七次 杏仁 桂圆肉 胡桃肉 莲肉 芡实以上各二两 大枣四两,蒸去皮核
共捣作丸,每晨晚服三钱,白汤送下。
阴阳攻积丸 治五积、六聚、七癥、八瘕、痃癖、虫血痰食,不问阴阳皆效。
吴萸泡 干姜炒 官桂去皮 川乌泡。各一两 黄连炒 半夏洗 橘红 茯苓 槟榔 厚朴炒 枳实炒 菖蒲忌铁 延胡炒 人参 沉香 琥珀另研 桔梗各八钱 巴霜另研,五钱
上末用皂角六两煎汁法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八分,渐加至钱半,生姜汤下。
中满分消丸 治中满实胀,如挟寒者勿服。
黄芩一两 黄连五钱 姜黄 白术 人参 甘草 猪苓 茯苓 干姜 砂仁各二钱 枳实 半夏泡。各五钱 厚朴一两 知母四钱 泽泻 陈皮各三钱
为末,蒸饼丸,如桐子,每服三钱,白汤下。
千金化铁丸 治癥瘕积聚,块硬痞结,时作痛膨,及妇人经候不调,闭结腹满等症。
当归 白芍 生地 三棱 莪术各一两半 川芎 青皮 枳实各七钱半 白术二两五钱 茯苓 陈皮 半夏 香附子各一两 木香 槟榔 卜子桃仁 干漆 鸡内金 琥珀 硇砂各五钱。为末,入瓷器内醋煅
为末,醋面作糊丸,如桐子,每服三钱,白汤下。
消痞胡桃丸 治诸般痞块。
急性子 芥子 当归 莪术 皮硝 海粉[31]各八两 大核桃百枚,取每个重五钱者
先将前六味用宽水煮时许,再入胡桃同煮一日夜,以桃重一两为妙,取桃晒干,日服一二枚,多止三枚,痞上再以阿魏膏贴之。
楝根下虫丸 治虫积胀痛。
苦楝根皮三两,去浮皮 武彝茶一两五钱 槟榔七钱半 冰糖 盐各五钱
为末,荞麦面作丸,每服三五钱,砂糖水下,先嚼服油煎鸡蛋一二个,然后服药。
秦川剪红丸 治嗽痰带血,反胃面黄,得于吐衄跌仆之后,此瘀血留闭使然。并治虫积。
雄黄 木香各五钱 槟榔 三棱 莪术 贯众 干漆 陈皮各一两大黄一两五钱
为末,面糊作丸,如桐子,每五十丸,米汤下,瘥则减服。
香榔妙应丸 治诸虫积,攻痛胸腹。
槟榔一两 木香 鹤虱 贯众 锡灰各五钱 君子八钱 轻粉一钱 巴豆仁二钱五分,去油 雷丸二钱半 干漆五钱,烧净烟
为末,曲糊作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或十五丸,空心米饮下。此即木香槟榔丸也。
七制金铃丸 治疝气,外形木肿偏坠,内见攻痛,奔冲皆效。
川楝子肥大不蛀者,四十九个,分七处配药法制 配用小茴香 故纸 黑丑 盐各二钱五分,每药配川楝七个,缓火同炒 萝卜子三钱 斑蝥十四个,摘去翅足 巴豆十四粒,每药配七个,同炒,去三味不用 外加大茴 青木香 南木香 辣桂各二钱半
为末,酒糊丸,如桐子,每服三十丸,盐酒下。
三层茴香丸 治肝肾虚寒,膀肠留湿,气邪搏结,症成寒疝,脐腹疼痛,睾丸偏坠,肤囊壅肿,瘙痒渗水成疮,或肿胀冷硬如石,大如栲栳[32],有妨行步。凡一切疝气用此丸无不神效。
第一料 舶茴香一两,用盐三钱同炒 川楝去核 南沙参洗 木香各一两
为末,米糊丸,如桐子,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温酒或淡盐汤下,病浅者一料可愈;深者再服后方,第二料,即前方加荜茇一两,槟榔五钱,如前法;第三料,即次方加茯苓四两,附子五钱,如前法。凡疝气诸症频发二三十年者,服此可消散捷效。
丁香楝实丸 治寒疝攻痛。
当归 附子 川楝 茴香各一两。用酒二升同煮尽,干晒 没药 丁香 木香各五分 全蝎十三个 延胡五钱
共末,酒糊丸,如桐子,每服三五十丸,温酒送下。
沉桂芦巴丸 治奔豚疝气偏坠,肿硬攻疼冷木。
川楝 芦巴各八两 沉香 肉桂 附子 吴萸滚汤泡浸七日,逐日换水 巴戟各二两 茴香四两
为末,醋糊丸,如桐子,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温酒下。
沉香桂附丸 治阴盛阳衰,中寒积冷,心腹疼痛,胁肋胀膨,泄泻腹鸣,疝冲肢厥,一切痼冷。
附子 川乌 沉香 肉桂 干姜 良姜 吴萸炮七次 茴香各一两
为末,米糊作丸,如桐子,每服三五十丸,米饮下忌生冷。
调中健脾丸 治中虚挟滞,病成单腹肿胀,胸膈闭塞,腹胁隐痛,此方为最。
黄芪 人参 茯苓 苍术各二两 广皮 半夏 香附 楂肉 米仁各三两 芍药 黄连 苏子 卜子 草蔻 泽泻各一两半 木香 沉香 干姜各六钱 白术六两 瓜蒌制一两
制瓜蒌法 用大瓜蒌二个,切去盖,去仁,用川椒三钱,多年粪磏二钱和匀,连仁共纳之,盖好纸糊热黄泥厚涂,煅至烟尽即取起,俟冷敲出,去净泥,用药炭。
上末以荷叶腹皮汤煮,黄米作丸,桐子大,每服三四钱,白汤下,日三服。
沉香快脾丸 治水气肿胀,表里滞邪,交固不解,用此消补兼行。
青皮 陈皮 三棱 莪术 苍术 白术 茯苓 砂仁 豆蔻 木香 藿香 连翘 商陆 黑丑 神曲 麦芽 益智各四钱 丁香 干姜 肉桂 沉香 腹皮 僵蚕各三钱 附子五钱,体实者不必用
为末,面糊作丸,每服三四十丸。第一次五更时,葱白汤下;第二次,明日五更,陈皮汤下;第三日,五更紫苏汤下;第四日,桑白皮汤下。
栀子金花丸 治大热狂躁,吐衄不眠,闭结实邪。
即黄连解毒汤加大黄作丸是也见伤寒五字方。
人参琥珀丸 治癫痫。
人参 琥珀另研 茯神 茯苓 石菖蒲 远志各五钱 乳香去油 朱砂飞 枣仁酒浸半日,去壳炒。各二钱五分
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枣汤下,日再服。
朱砂安神丸 即黄连安神丸也。治心神烦乱,热渴怔忡不寐,时为悸惕眩旋。
生地 当归 黄连各一钱半 甘草五分 朱砂一钱为衣
汤浸蒸饼为丸,黍米大,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白汤送下。
滋阴八味丸 治肝肾不足,阴虚火炎。
即六味丸加知母、黄柏是也。
大补地黄丸 治精血枯涸燥热。
熟地 黄柏各四两 当归 山药 枸杞各三两 白芍 知母 萸肉各二两 苁蓉 玄参各一两半
为末,蜜丸,每服七八十丸,淡盐汤下。
八仙长寿丸 治肾虚阴火痰嗽。
即六味丸加麦冬、五味子是也。
杞菊地黄汤 治肾肝不足,生花歧视,或干涩眼痛。
即六味丸加杞子、白菊是也。
羊肝明目丸 治肝虚风热,冷泪赤涩,内外障眼。
黄连三两 甘菊 龙胆 石决煅 人参 当归 熟地 枸杞 麦冬 牛膝 青盐 黄柏 柴胡 防风 羌活各八钱 肉桂四钱 羯羊肝一具,蒸捣
上为末,炼蜜和肝捣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白汤下。
石斛夜光丸 治神水散大,昏如雾露,眼花黑晕,视物成歧,久而光不收敛,及内障瞳神淡白绿色。
石斛酒洗 羚羊 犀角 川芎 甘草 枳壳面炒 青箱子微炒 五味炒 肉苁蓉酒洗去鳞,炙。各五钱 人参 生地 熟地酒煮 麦冬 天冬茯苓 防风 草决明 黄连炒。各一两 牛膝酒炒 蒺藜去刺 菟丝 甘菊山药 杏仁 枸杞各七钱
上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盐汤任下。
桂附八味丸 治水火不足,脾肾两虚,泻利食减,腰脚沉重。
即六味丸加附子、肉桂是也。
人参利膈丸 治胸中不利,痰逆喘满,脾胃壅滞,然必噎膈而大便秘结者可用。
人参 当归 藿香各一两 木香 槟榔各七钱 枳实炒 甘草各八分 厚朴姜制 大黄酒浸。各二两
上为末,滴水作丸,每服三十丸,温汤下。
人参固本丸 治脾虚烦热,金水不足,肺燥渴嗽,小便赤色,涩滞如淋,大便燥结,阴虚有火者。
人参二两 天冬 麦冬 生地 熟地各四两
上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淡盐汤下。中寒之人不可服。如欲作膏,俟煎成,外加白蜜四两。
人参鹿茸丸 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补心肾益气血。
人参 鹿茸酥炙 熟地 当归 枸杞 枣仁炒 茯神 附子 牛膝 远志姜汁浸炒 山药 沉香 苁蓉酒浸。各一两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