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二连四物汤 治妇人血虚发热,或口舌生疮,或昼安夜热。
当归 川芎 芍药 熟地 黄连 胡连各一钱
加减四物汤 治妇人血积胀疼,块硬腹痛。
四物汤加干漆,烧烟尽 三棱 蓬术 肉桂
芎归六君汤 治中虚痰嗽,经血不能充盛。
六君子汤加当归、川芎是也。
香砂六君汤 治中虚胃寒。
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是也。
当归补血汤 治肌热躁热目赤,面红烦渴思饮,脉气浮大,空而无力,此血虚之热,宜此汤以补益。
当归三钱 黄芪一两
水煎。
姜桂六君汤 治中土虚寒,肝脾不足,痰嗽泄泻,经少愆期。
六君子汤加干姜、肉桂是也。
防风黄芩汤 治肝经风热以致血崩及便血尿血。亦可作丸。
条芩炒黑 防风等分
或汤或丸皆可。
千金鲤鱼汤 治妊娠腹胀,胎中有水气,遍身浮肿,小便不利,或胎死腹中皆效。
当归 芍药 白术各一钱 茯苓钱半 橘红五分 鲤鱼一尾,斤余大小,去鳞及肠杂
上药作一剂,将鱼煮汤,去鱼用汁,钟半入前药,加生姜三五片,煎好空心服,如未效再服。
仓公下气汤 治妊娠心腹胀满。
白芍 陈皮 茯苓 川芎 腹皮 当归 香附 前胡 厚朴 乌药 木香 苏梗
当归羊肉汤 治产妇腹痛,气血不足,寒气入胞宫,小腹胀痛,手不可犯,此产后寒症也,宜此;并治寒疝腹胁疼痛,及产后蓐劳等症,惟大便不实者弗用。
羯羊肉四两 当归五钱 生姜一两
《良方》加川芎。
用水十盏,煎四盏,加葱、椒、盐少许,空心温服,日二次。痛多而呕者,加白术、橘皮;一方加人参、黄芪,寒加桂,滞加川芎。
人参当归汤 治去血过多,内热短气,头痛闷乱,骨节烦疼,或腹痛咽干,多汗而渴。
人参 生地 当归 白芍 桂心 麦冬等分 粳米一撮 竹叶十片
先将米、竹叶煎汤一碗,加枣二枚,入药五钱,煎服。虚甚者,用熟地黄。
良方桃承汤 即前三字桃仁汤。良方桃承汤见伤寒。
妊娠六合汤 此王海藏方也,以四物汤为主。凡伤寒时感,随症加减。药有犯胎者,以四物养血安胎,则佐用祛邪之药,其有不宜于胎气而复用之者,正赖以祛邪也,审症既的,不妨用之。经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邪去胎自安也。
表实六合汤 治太阳经症,治头项强痛,恶寒腰脊痛,身热无汗体痛,脉紧而浮之候。
即四物汤加麻黄、细辛是也三时代以羌活。
表虚六合汤 治太阳经症,脉浮缓,恶风头痛,身热自汗或项强。
即四物汤加桂枝、骨皮是也桂枝攻风,骨皮凉血止汗,然方中有芍药似可弗用。三时代以防风,若症属阳明恶寒者,配葛根、葱白。
风湿六合汤 治妊娠感风湿之邪,肢节烦疼自汗,其首如裹,或痛,脉浮濡,身热,声如瓮中出。
即四物汤加苍术、羌活是也。
升翘六合汤 治妊娠时感经热,郁而不解,咽疼耳聋,咳逆热渴,见疹见斑,及热欲传而表仍在者。
即四物汤加升麻、连翘是也。
凡柴、葛、羚羊、芦、柽,疏邪搜毒泻火等治,皆宜酌用。
柴胡六合汤 治邪在少阳,寒热呕苦,脉弦且数,胸胁疼痛,头眩耳聋,有汗无汗。
即四物加柴胡、黄芩是也如虚而呕甚,加参、夏、茹、橘。
大黄六合汤 治妊娠伤寒,大便秘满,小便赤涩,脉沉数而渴烦谵妄,此太阳阳明症也,急下之。
即四物汤加大黄、桃仁是也。
人参六合汤 治妊妇伤寒汗下后咳嗽不止,此元气虚所致也,加此以补虚。
即四物汤加人参、五味子是也。
朴实六合汤 治妊妇时感,阳明挟滞,满闷痞胀者。
即四物汤加枳实、厚朴是也。
栀子六合汤 治妊妇时感,烦热不眠。
即四物汤加栀子、黄芩是也内热盛者亦可合三黄。
茯苓六合汤 治小便涩赤不利,乃太阳热归本腑之候。
即四物汤加茯苓、泽泻是也五苓、导赤、猪苓皆可加用。
石膏六合汤 治妊娠阳明经热内甚,大渴而烦,脉长而洪大,谵语不眠等候。
即四物汤加石膏、知母是也。
胶艾六合汤 治妊娠伤寒,汗下后漏血不止,腹痛。
即四物汤加阿胶、艾叶是也。
一方加甘草,一方加黄芪、炮姜,此汗下伤元,中气虚而不能摄血,故宜从温,若因热而漏血者,姜未可概用也。
附子六合汤 治妊娠感寒,肢厥身冷,胎动微汗,脉气沉迟。
即四物汤加附子、肉桂是也。
二药犯胎,固妊娠所忌,然寒犯三阴,非此莫疗,是亦不得已而用之者。
四物大黄汤 治妊妇伤寒蓄血等症,代抵当、桃仁。
即四物汤加生地、大黄是也。
附 产后论
吴绶曰:产后伤寒类似之候,不可轻易发汗。盖产后发热,诸因不同:有因产伤力发热者,有去血过多发热者,有恶露不尽,有三日蒸乳发热者,或早起劳动发热,或饮食停滞,或过于温暖发热者,所因不同,一皆发热,状类伤寒,最当详辨。大抵产后血室空虚,若妄汗之,则为筋惕肉瞤,或昏迷不醒,或搐搦不定,大便闭涩,其害非轻。故凡有发热,总当以四物为主,而四物之中,又以归、芎为君,地芍为佐,必炒之以酒。确有表邪,加柴、荆、人参、干姜等药,盖姜性温热,能引气药入气分,血药入血分,且能去恶生新,有阳生阴长之道,以热治热,深合内经之旨。如恶露不净者,以益母丸、黑神散兼调之;胃虚食减者,加白术、茯苓,呕恶多痰者,加广皮、半夏。其余六经治法,果确审是表邪时感,然后用六合汤方为治,其出入加减,必圆通活变,慎毋胶柱鼓瑟,而反致误也,总在审形胀盛衰,酌其先后重轻为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