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毒散 治四时感冒风寒湿,寒热头痛,胸膈微闷,用此养正祛邪,神效。

人参 茯苓 羌活 独活 川芎 柴胡 前胡各一两 炙草五钱 枳壳 桔梗

每服一两,加薄荷五七分,生姜三片,水煎服。

本方去参,名败毒散。

消风散 治时感风邪,寒热恶风,头痛目昏,背项强急,胸闷,顽麻瘾疹等候。

羌活 防风 厚朴 川芎 藿香各五钱 人参 荆芥 茯苓 陈皮 僵蚕 蝉蜕各二两 甘草

上为末,每服三钱,茶调下;如疮癣,酒调下。

再造散 治感受外邪,寒热头痛,脉浮大而气微,服汗剂而不得汗者,此阳虚故也,宜进此方。

人参 黄芪 甘草 桂枝 附子 羌活 防风 川芎 芍药 细辛

加生姜、大枣,煎服。

鸡肝散 治小儿疳积害眼,及一切童稚翳障。

决明子晒燥为极细末,勿见火 骟鸡肝生者不落水

上将鸡肝捣烂,和决明末,小儿一钱,大者二钱,同酒酿一杯,饭上蒸服。目昏无翳,腹胀如鼓,芜荑一钱同鸡肝、酒蒸服。翳障腹胀,鸡内金、芜荑、决明末、鸡肝、酒蒸服。小便如泔,黄蜡同鸡肝、酒蒸服。风热翳障,加白蒺藜一钱日服。轻者数服,重者数十服,无不愈也。

通顶散 治中风卒仆,及诸昏厥不省之候,用此相反之药以激嚏。亦名透顶散。

藜芦 甘草 人参 川芎 石膏

上为末,吹鼻探嚏,以验肺气。有嚏可治,无嚏不治。

通关散 治卒中壅闭,握手咬牙,不省人事,用此探嚏。

细辛 牙皂等分

上末,吹鼻取嚏,以验肺气之绝否。

矾皂散 治卒中痰嘶壅闭会厌,汤饮不得入口,以此灌之,得吐痰涎,可商投剂。

白矾 牙皂等分

煎灌取痰。

参芦散 治脉形不足,卒仆昏瞆,痰涎壅塞者,用此吐之。

参芦二三钱

煎服取吐。

牵正散 治风中经络,口眼歪邪。

白附子 僵蚕 全蝎等分

为末,酒调下二钱。

蝉冠散 亦名蝉花散。治偏正头风,不拘久暂皆神效。欲常服者,每逢甲乙日服之。

蝉头一对 青蒿蠹二个 荆芥 川芎各三分 当归 白芷各五分

上末痛时服之即效,年久者如年服之,无不效。

逍遥散 治肝经受邪,气郁内变,以此解散之,邪散而郁自解。

当归 白芍 柴胡 白术 茯苓 甘草 生姜 赵氏加 薄荷

水煎服。此养肝解郁之剂,肝郁解,诸郁皆解矣。肝火盛而溺频短赤者,加丹皮、栀子,名加味逍遥散;若肾虚木困者,加熟地,名黑逍遥散肝为生气,故郁解,诸郁自平

异功散 即四君子加广皮是也。用此调理脾胃,治中气不足。

白术散 此四味白术散也。治中气虚寒,嗳腐食减,及妇人恶阻不食等症。

人参 白术 甘草 丁香

加姜、枣,煎服。

白术散 治盗汗。

白术生,一斤 浮麦一升

用水五升,煮干取出,去麦不用,切作片,焙干研末,每服二三钱,不拘时服。另用浮麦煎汤,调下。

大顺散 治暑月贪凉啖冷致伤脾胃者,需之。

甘草白糖拌炒 杏仁去皮尖,炒 干姜炒。各为末 肉桂另研

合研匀,每服二钱,白汤下。

嘉禾散 治脾胃不和,胸膈不舒,气逆生痰,不进饮食,五心烦郁等症。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砂仁 米仁 沉香 丁香 豆蔻 五味子 桑皮 枇杷叶以上各五分 青皮 陈皮 木香 槟榔 藿香 谷芽 夏曲 神曲 杜仲 石斛 腹皮 随风子以上各三分 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柿干五噎者加用 薤白五膈者加用

浮萍散 治疯癣、疥癞。

浮萍晒干 黄芩 白芷各一钱

四物汤同煎调下,汗出病瘥。

又方

浮萍四钱 荆芥 麻黄 川芎 甘草 当归 赤芍各二钱 葱二茎

水煎服。

醉仙散 治风疠遍身麻木。

胡麻 牛蒡子 栀子 蔓荆子以上各一两 白蒺藜 苦参 花粉 防风以上各五钱

共为末,每两五钱,入轻粉二钱拌匀,每服一钱,清茶调下,晨午各服一钱,五七日,齿缝出臭涎令人如醉,或下脓血,病根乃去,仍量人虚实用之。病重者,先以再造散下之,候元气复,可用之。忌一切醋盐炙煿厚味。

桦皮散 治肺壅风毒,遍身瘾疹发痒。

桦皮 枳壳各四两。烧存性 荆芥穗一两 炙甘草五钱 杏仁二两,去皮尖

共为末,每服二钱,食后温酒下。

二圣散 祛风和血,去疠毒。

皂刺烧存性,二钱 大黄五钱 煎汤调下,早服桦皮散,午服泻青丸,晚服二圣散。

换肌散 治疠风久不愈,并眉脱鼻坏者神效。

白花蛇 黑花蛇各三两 地龙 当归 赤芍 天冬 甘草 首乌 沙参 川芎 升麻 天麻 苦参 紫参 白蒺藜 细辛 白芷 蔓荆子 灵仙 木贼 荆芥穗 不灰木 石菖蒲 苍术 木鳖子 定风草即草乌茎。各一两

为末和匀,每服四五钱,食后温酒调下,加饮尤妙。

松精散 治疠风神效。

疠风恶症手足麻木,毛落眉脱,遍身瘾疹成疮,有血无脓,肌肉溃烂,鼻梁损坏,面如虫行,甚则声哑指堕,足穿秽臭,不堪形容变换,且能传染,亲属俱厌恶远辟,岭南颇多,烟瘴毒疠所致,因设麻风院以另居之。如卑湿之地,湿热之人亦间有之。大抵由夙孽之故,宜自省过,戒淫欲忿怒,及一切鲜发、猪、羊、鸡、鹅、鱼、蟹、肉食之类。此方久服自愈,但此病深重,服药宜久,若不久终无益也。不守一切禁忌之物,亦无益也。

上方取松香明净者一块,不拘多少,去滓。取溪河淡水或天落水,用净锅将松香煮化,不住手搅,视水色如米泔,尝之极苦,即倾冷水内,乘热扯拔。冷定坚硬,换水再煮,再拔,如此几十次,以松香体质松脆洁白,所煮之水澄清不苦为度。阴干为末,重罗[5]极细。凡服此者,每料二斤,日将白米煮粥,候温量投药末,和匀,任意食之,不可多嚼,饥则再食,日进数餐,但可常食干淡,只以菜干、笋干之类少许过口,一切油、盐、酱、醋、荤、腥、酒、果、糖、面等物,概行禁忌。渴时不可吃茶,以白滚水候温饮之。每日约服数钱,以渐而进,不可太多。服至旬日,或作呕或嘈逆,或便下诸毒物,此药力盛行也,必须日服,不可中止。远年痼疾,尽料全愈。轻浅者,止需半料,须眉再生,肌肤筋骨自然完好。此后饮食,惟猪首、鹅菌及湿毒发物,终身忌食。药虽平常,效应如神。

妙香散 治梦遗失精,惊悸郁结。

山药二两,姜制 人参 黄芪 远志 茯神 茯苓一两 桔梗二钱 甘草二钱 木香二钱五分 麝香一钱 辰砂二钱,另研

上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

劫劳散 治咳血吐血,势欲成劳。

白芍六两 黄芪 甘草 人参 当归 半夏 茯苓 熟地 五味 阿胶炒各二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加姜、枣煎。

抑气散 治气道壅滞不得升降,脉盛气粗,或胸膈痰饮窒碍,或胁肋肝邪逆滞。凡气实诸痛,用此抑之。

乌药二两 紫苏 广皮 槟榔 枳壳 砂仁各一两 沉香五钱 香附半斤

上为末,每服一钱,白汤调服。

失笑散 治气血凝滞,结聚攻疼。凡妇人血滞瘀留,上攻胸肺,下流胁肋,少腹切痛不解者,宜之。

五灵脂 蒲黄各一钱

上为末,醋调膏,入水一杯,煎服。

夜灵散 治目风内障,肝肺热深,至夜目昏。

石决明取九孔者,水煮一伏时用 夜明砂淘净,另研等分

上末每服三钱,猪肝二两,竹刀批开入药于内,用线扎好,水煮一二时,临卧连药及汁嚼服,服七日愈。

碧云散 治外障攀睛,眦泪稠黏。

鹅不食草一两,嗅之作嚏者真 青黛 川芎各五钱

为末,先噙水一口,用少许搐鼻,以取嚏泪,搐无时。一方用搐冷翳,加全蝎、附子尖、姜黄,搐之自愈。

趁痛散 此兼理内外气血凝滞诸痛,主痛风、五痹、一切挟邪痛症。

乳香 没药 羌活 香附 地龙去泥,酒炙 当归 桃仁 红花 牛膝 灵脂 甘草各等分

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如症多烦热者,加黄芩、黄柏、栀子之属。

鸡鸣散 治脚气第一方,男女皆可服,如感风湿流脚,痛不可忍,及浮肿者,宜先亟与此方。

槟榔七枚 橘红 木瓜各一两 吴萸 苏叶各三钱 桔梗五钱

上为末,每服五钱,加姜煎,宜五更空心服,服后宜食干物压之,天明当下黑水,此寒湿之毒邪下泄也。

神香散 治胸膈胃脘逆气呕哕,胀满疼痛等症。凡因寒阻膈者,唯此方最妙。

白豆蔻 丁香

等分为末,沸汤调服七八分。

荔香散 治气逆诸痛,及小肠攻冲,凡痛在气分者,无不神效。

荔枝核 大茴香

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酒调下。

又方 凡心腹胃脘久痛,屡触屡发者,用此数服可效。

荔枝核一钱 木香八分

为末,白汤调下。如病在血分者,酌加灵脂、没药;挟火呕吐者,加栀子、萸、莲;挟寒者,加姜、桂。

烧皂散 治胃脘痛剧,诸药不效者。

牙皂烧尽烟存性

为末,沸汤调服一钱,烧酒尤效。

五膈散 治五膈五噎,由虚痰寒气闭膈。

人参 白术 甘草 白豆蔻 半夏 桔梗 干姜 荜澄茄 杵头糠 枇杷叶 沉香各三分

加生姜,水煎服。

十膈散 治忧、思、喜、怒、气、水、食、痰、风、冷诸膈。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枳壳 神曲 麦芽 干姜 官桂 诃子 三棱 莪术各一两 厚朴 槟榔 木香各一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淡盐汤下。如脾胃不和,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煎汤送下。

七香散 治脾胃虚冷,胸膈噎塞,泄泻呕吐,渐成膈气。

香附二两 陈皮 甘草 官桂 藿香 砂仁各二两半 丁香皮,三两 麦芽一两 甘松 乌药各六钱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或酒或汤调下。

碧玉散 治感受暑湿,表里热盛,烦汗泻利,用此清解。

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青黛五钱 为末,灯心汤下

益元散 即前方去青黛,加辰砂也。前方清足厥阴,此方清手厥阴。

木通散 治男妇内疝攻痛腹胁。

木通去节 川楝肉巴豆拌炒,去豆 萝卜子 青皮 茴香各一两 滑石 莪术 木香各五钱

为末,每服三钱,开水下。

清骨散 治骨蒸劳热。

银柴胡钱半 胡黄连 秦艽 鳖甲童便炙 地骨皮 青蒿 知母二钱

水煎服。

泻黄散 治脾胃伏火,咽燥唇干,口疮口臭,烦渴易饥。此子实泻母之剂。

防风四两 藿香七钱 山栀炒,一两 石膏五钱 甘草二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蜜酒调下。

黄芪散 治热痢下脓血,下后腹痛转甚,虚滑之症。

黄芪 当归各七钱半 黄连微炒,一两 黄柏 黄芩 犀角 生地 地榆各半两 龙骨三钱,虚者始可用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粥饮调下。

三黄散 治三焦积热,头项肿痛,目赤口疮,并烦躁,胸腹闭结,二便赤涩,消渴羸瘦。

黄连 黄芩俱酒炒 大黄酒蒸九次

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白汤下。

归魂散 凡初中蛊,在膈上者,当用此方吐之。

白矾 建茶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新汲水调下。服一时许,当吐以泄毒。此药入口,其味甘甜,不觉苦涩者是也。

雄麝散 即雄朱散。治蛊毒从酒食中受者,服此下之,端午合。

麝香研,二钱半 雄黄 朱砂研,水飞 赤足蜈蚣微炙,去足 续随子各一两

上为细末,研匀,糯米粥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熟酒吞下,毒当与药俱下。

五黑散 治吐血,衄血,及下血不止,用此补正兼清,消瘀止血。

白术五钱 生地五钱 荆芥一钱 蒲黄 栀子各一钱半

上各炒成炭,水煎,和童便一杯,服,或加旱莲草、藕节。

十灰散 治血病日久,微甚不休,凡吐血、咳血、咯血,及溲血、便血、妇人崩淋,一切宜止者与此。

藕节 败棕 男发 百草霜 蒲黄 荆芥 侧柏 姜灰 苧麻 茅草根

上各炒炭,等分,研匀,每服二钱,大枣五枚,煎汤调下。

地榆散 治血痢、便血、肠风。

地榆 当归 阿胶 菖蒲 诃子肉 乌梅 木香各五钱

为末,每服二三钱,开水下。

七正散 治心经郁热,火盛烁津,致小便赤涩,淋闭不通,及血淋等症。

车前子 赤茯苓 山栀 木通 扁蓄各一钱半 甘草梢 龙胆各八钱

加灯心一团、竹叶三十片,水煎服。

八正散 治同前症,腹坚满而便闭者宜之。

车前子 木通 滑石 山栀 大黄 瞿麦 萹蓄 甘草各等分

每服五钱,灯心三十枝、竹叶三十片,水煎服。

槐花散 治五种肠风血泄,或痔漏、脱肛等症。

当归 防风 枳壳面炒 槐花 黄芩 地榆

上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

发灰散 治血淋、尿血、鼻衄等症。

乱发洗净烧灰

血淋尿血者,每服一钱,入麝少许,淡醋汤调下;衄不止者,以胎发烧灰,搐鼻,神效。

榴灰散 治血泄窍滑。

石榴一个,连壳烧灰存性

衄者吹之,下血者服之。

蒲茸散 治尿血日夜不止而不痛者。

鹿茸酴炙 生地 当归各一两 蒲黄生炒,一合 冬葵子二两,炒

上为末,研匀,每服一钱,温酒下。如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淡盐汤下。

蒲灰散 治血泄不止,及舌衄鼻衄,重舌木舌,并下部诸血。

蒲黄炒黑

清火止血,可填、可掺、可服。柴氏方用旱莲灰各半为散,治同。加青盐擦牙,治牙宣。

辛夷散 治肺受四气所伤,鼻内壅塞,或涕出不已,或气不通,不闻香臭。

辛夷 川芎 细辛 白芷 升麻 防风 羌活 藳本 炙草 木通等分

为末,每服两钱,食后清茶调下。一方有苍耳半分。

苍耳散 治鼻流浊涕,腥秽不止,名曰鼻渊,俗名脑漏。

苍耳二钱半,炒 辛夷仁五钱 薄荷叶,五钱 白芷一两

为末,每服二钱,或清茶或葱汤调下。

矾硫散 治肺风酒齇鼻。

白矾 硫黄 乳香各等分

为末,用茄汁调敷。如无[6]茄时,以荔枝壳煎汁代之,或用绵裹末擦之亦可。

雄矾散 治鼻痈、鼻瘜及鼻内生疮。

雄黄五分 瓜蒂二个 明矾 绿矾各一钱 细辛五分 麝香一分

为末,绵裹塞鼻,数日自平。

又方 此《东坡集》祝由科雄矾散也。治蛇毒及畜兽诸毒,皆效。

雄黄 生矾等分

各研末,端午日合研匀,溶黄蜡为丸,梧子大,每服七丸,服时念药王菩萨七遍,温酒下。

还睛散 治翳膜遮睛,昏涩泪出,及赤努贯睛,一切目疾。

川芎 龙胆 草决明 石决明 荆芥 茺蔚子 楮实子 白茯苓 甘菊各一两 白蒺藜 甘草 木贼各七钱 川椒炒出汁,一钱

末服二钱,清茶调下。

神功散 治疹斑疮入目起星生障,以此用猪肝片开糁末,扎好蒸服。

谷精草 蝉蜕 绿豆皮 猪蹄壳酥炙 蒺藜等分,为末

蝉花散 治肝经风热上攻,头目赤痛,及一切内外翳障。

蝉蜕 甘菊 谷精草 羌活 甘草 白蒺藜 草决明 栀子 蒙花 荆芥穗 防风 木贼 蔓荆子 川芎 黄芩

上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

决明散 治赤努攀睛。

石决明取九孔者煅研,水飞净,一钱 冰片一分

共细研,点眼角中。

石燕散 治目疾损弦,拳毛倒睫。

石燕一对,圆大者为雄,长小者为雌 麝香少许

将石燕以灯心汤磨,下入麝,搅匀,钳去拳毛,然后点弦角中,洗用茶清。

冰芦散 治目赤肿痛,及一切星障。

鹅管芦甘石敲碎,浸童便七日,取起洗净,入倾银罐煅,浸煅三五次 冰片

每甘石粉一两,入冰片一钱,研极细,以无声为度。入人乳粉三钱,研匀,收贮,勿令泄气,日用茶清调些少,点眼角内,少瞑即爽。

水龙散 治肾热上冲,耳内生脓肿痛,或因浴水入耳,留湿生脓,名聤耳,久不愈则聋。

枯矾 黄丹各五分 麝香一分 水龙骨一钱,即船底老油灰,煅研

上共细末,以棉梃子搅尽耳内脓水,用药一字,糁灌耳中,勿令风入,日二次。

红玉散 治聤耳流脓。

即前方去麝,加海螵蛸也。治同前法。

樟雄散 治蛀牙虫痛。

樟脑 风化灰 雄黄等分

为末,糁擦牙缝。

三香散 治牙根肿痛。

丁香 川椒等分 冰片少许

上为末,敷擦。如无川椒,以荜茇代之。

葡硝散 治邪龈肿痛,势欲成痈者,宜此散。

葡萄干 焰硝

将葡萄去核,填满焰硝煅之,焰过,取置地上,成炭,研末,擦之涎出,任吐自瘥。

如神散 治风牙、虫牙攻蛀疼痛,牙齿动摇,连颊肿浮。

川椒炒出汗 蜂房

等分为末,每用二钱,水煎数沸,乘热漱之,痛即止。

麝矾散 治走马牙疳危恶等症。

麝香少许 胆矾[7] 铜绿五钱 白矾五分

为末,敷患处。

擦牙散 治齿衄牙宣,动摇不固。

大黄四两 旱莲草 杜仲各十两 腌猪骨 青盐四两

上为末,每日清晨擦之,久则齿自固。

冰玉散 亦名冰硼散。治牙痛、牙疳、口疮、齿衄、喉痹皆效。

石膏一两 月石七钱 冰片三分 僵蚕一钱

上为末,小瓷罐盛贮,或敷或吹。亦可加薄荷、青黛。

冰白散 治口糜舌烂,及走马牙疳等症。

人中白水浸五七日煅研,二钱 冰片少许 铜绿醋炒制 杏仁各一钱

上为细末,敷患处。按:此方古法有以人中白七分、枯矾三分同用者,有以蜜炙黄柏与人中白等分仍加冰片同用者。

珠黄散 治风痰火毒喉痹,及小儿痰搐惊风。

珍珠三分 牛黄一分

上研极细,或吹或糁。治小儿痰痓,以灯心调服二三分。

代匙散 治风火喉痹。

月石 石膏各一钱 薄荷 胆矾 僵蚕 皂角炭,五分 甘草三分 冰片一分

上为细末,用竹管频吹喉中。加牛黄五分,更佳。

螵蛸散 治夜卧遗尿。

桑螵蛸炙燥

为末,糯米饭捣丸,空腹米饮下。

定风散 治诸犬伤毒。

生南星 防风

等分为末,凡被犬咬处,先以浆水洗捏,再以童便洗净,用绵纸拭干,将药末敷下自瘥。若疯犬伤,当另服炒糯丸方见女科

凡虫畜所伤,痛极危急,或因伤经风而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不省人事者,此毒流经络也,急用蒜切片,以艾灸之,令伤处着火痛裂,则气聚而毒随气返,返则毒提伤处,得火而散,即随火疮而泄,不致内攻矣。若灸十余壮不应,即加至三五十壮,无不应手而愈者。故治痈毒者,以隔蒜灸法,有回生之功也。古人有淋洗炙刺等法,正以引导经络祛邪解散之意,予遇施此法,而应手者比比,故附记之。

珠窝散 治汤泡火烧溃烂,并敷下部恶疮。

大蚌一二个,用文武火一盆,上架铁楞,置蚌煅之 冰片每散一两,加片三分

为末,研匀,湿烂者用筛,筛上自然收燥,如湿再加,不可剥去,燥则用麻油调涂,痂落自愈。如治恶疮,亦用麻油调搽。

刀豆散 治气滞呃逆,膈闷不舒。

刀豆取老而绽者,切,炒,研用

每服二三钱,开水下。

露桑散 治多汗、盗汗等症。

桑叶带露者采,晒,炙炒研用

每服三钱,米饮调下。

猫胞散 治反胃噎膈,食不下。

猫胞一个,酒洗 胡桃隔十片

俱煅研为末,丁香汤调下。

金蝉散 治瘀涎内积,胀满疼痛,面目肿浮,爪甲皆黄者。

虾蟆大者一个 雄黄一钱 砂仁五钱

端午日将雄黄、砂仁和匀,填塞虾蟆口内,用麻线扎口,悬挂风处,俟干,黄泥涂煅,研末,广皮汤调下,作三日服。

鸡金散 治腹胀气急,肢面肿浮。

鸡肫皮三具,洗净焙干 沉香二钱 香橼皮去白,五钱,陈久者良 砂仁三钱

为末,研匀,每用一钱五分,姜汤下。虚者,参汤下之。

土狗散 治水肿胀满,阳水实症。

土狗即蝼蛄也

焙干为末,白汤调服,水自泄,末尽再进二三次,无不愈。但须即服培中丸料,免致复发。虚者须用补剂同服。

禹功散 治水肿胀满。

黑丑头末,四两 茴香一两 木香一两

为末,用生姜自然汁调二钱,临卧服。

实脾散 治水气肿胀,便多溏泄,此为阴水,宜先与此。

附子 炮姜 木香 厚朴 腹皮 草蔻 木瓜各一钱半 炙草五分

加姜三五片,枣二枚,水煎服。严氏加白术、茯苓。

金枣散 治水肿胀满,多便而泄者。

北枣五十枚 红芽大戟一斤

先将大戟一半置筐内,上置北枣,再以大戟一半盖好,隔水蒸三炷香取起,将枣晒干,日服三五枚。

乌珀散 治血分肿胀,溺涩短少,面目肢体尽皆浮肿者。

乌鲤鱼斤许者,一尾 琥珀真者,六钱 砂仁一两

先将鱼用竹条二根从腮内取出肠杂,以琥珀、砂仁填灌腹内,用黄泥厚涂,以火围煅,俟烟将尽,即退火,俟冷,敲去泥。取药研末,每服钱半,木香汤调下。如腹胀硬,先病水后病经者,对沉香、木香、香橼末各二钱,研匀,开水下。

调敷散 治腹满如石,或阴囊肿大,先用甘草嚼,后用此。

大戟 芫花 甘遂 海藻

等分为细末,用酽醋调面和药,摊于纸上,覆贴痛处,以软绵缚之。

皂矾散 治黄疸肿满。

皂矾醋炒红色

研末,将竹范纸剪寸许纸条,每条裹药半分,卷好,每用二三分,和饭吞服,则黄渐退,肿满渐平。

煅蒌散 治痰积腹满,窒碍胸膈。

黄瓜蒌一个 苏子 莱菔子 芥子各三钱 人中黄二钱

将瓜蒌切去盖,倾出其仁,取三钱,和前药拌匀,纳瓜蒌中,将原盖盖好,用桑皮纸糊之,以黄泥厚涂作团,用文武火煅至烟将尽,取起俟冷,去泥,将药研细末,每服二钱,神曲汤调下。

蓖梳散 治嚼虱成癥,下虫不止。

蓖箕 木梳各一具

洗净,截一半煅研为末,一半煎药汤调服。

葵根散 治肠痈腹痛钩腿,身皮甲错之候。

蜀葵根 冬瓜仁 槐米 败酱草即苦菜也 忍冬藤 当归 赤芍 生地 大黄 米仁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