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
万物生化,美恶难量。地隅有水土之偏,方物多寒热之毒。适无心而偶犯,当思患而预防。玉枢丹,辟瘴祛邪,解百毒热惊祟气;解毒丸,凉心除热,疗草木蛊毒食伤。八赤毒,除鬼击飞尸胀痛;妙香散,去时感五气惊痫。备急丸,下阴阳之毒;牛黄散,荡积毒之方。除食毒以麻油,解药毒以豆草。中酒毒,枳椇葛花;猘[23]犬伤,斑猫[24]炒糯。蚖[25]斑毒,治以甘草靛连;雄黄毒,专用水煎防己。面积莱菔堪消,河豚倍矾取效。鱼兽骨鲠者,橄榄虎骨最佳;蟹蜞痛泻者,苏叶冬瓜善解。治椒毒以冷水地浆,疗蕈毒以忍冬人溲。服卤毒,鸭鸡热血凝收;中砒毒,羊血地浆急救。连草释雄附之偏,蜞蟹除漆疮之咎。定风散,可医猘犬破伤;二七膏,可罨诸蛇螫损。毒蛇伤,雄黄灵脂有效;虫犬咬,隔蒜灸法无忧。蜈蚣蜂蝎诸伤,半夏雄矾堪解;蜘蛛螫伤腹大,日餐羊乳能瘳。蚓毒鸭涎可愈,鼠咬猫毛可休。归魂散,丹砂丸,治蛊毒吐下之方;雄麝散,七宝丸,乃消除蛊毒之剂。略陈诸毒方治,不殊沧海细流解毒之治,方书所载颇多,滋举其要者,以备采用。
[1]觇(chān 搀):看,察看。
[2]入虢(guó 国)之贤:指扁鹊“入虢之诊”,治虢太子“尸厥”的典故。虢,春秋时的一个小国。
[3]曳(yè 页):拉,牵引。
[4]仁斋杨氏:指宋代杨士瀛,著《仁斋直指方论》。
[5]瘜:息肉,因黏膜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像肉质的突起物。
[6]齇(zhā 楂):鼻子上的小红疱。俗称“酒糟鼻”。
[7]的:靶心。
[8]衔(xián 闲):指前后相接。
[9]外伤金镜录:为明代医家薛己收集并刊刻出版的《敖氏伤寒金镜录》的增补本。
[10]外伤:指外感。
[11]壁蟢:亦称“壁钱”。虫名,蜘蛛的一种,体扁黑色,腿长易脱落,常在墙上织成白色圆形的囊,用以孵卵。功能清热解毒、定惊、止血。
[12]伛(yǔ 与):驼背。
[13]扪(mén 门):按,摸。
[14]曷:何不。
[15]腄(chuí 垂):原指手、脚掌上因长期摩擦形成的硬皮。此处指腹部皮肤肿胀。
[16]窅(yǎo 咬):凹陷,低下。
[17]脬(pāo 抛):膀胱。
[18]媾(gòu 够):交合。
[19]窦:孔、洞。《说文》:“窦,空也。”
[20]疑贰:因猜忌而生异心。
[21]罅(xià 下)隙:缝隙。
[22]盻(xì 戏):仇视,怒视。
[23]猘(zhì 至):狂犬,疯狗。
[24]斑猫:即斑蝥。
[25]蚖(wán 玩):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