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合作期限
示范条款
项目合作期限
1.本项目合作期限__年,其中建设期__年,运营期__年。即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至正式运营日前__日(暂定____年__月__日)为建设期,自开始正式运营日至移交日(暂定____年__月__日)为运营期。
2.期限的延长
(1)合作期自本合同生效日起至本合同终止日为止,除非出现本合同约定的延长或提前终止等事由外,本项目合作期不予延长。
(2)如遇一方违约及不可抗力事件导致不能按期运营的,应承担不能按期运营的风险和合同违约责任。
3.期限的结束
导致项目合作期限结束的情形:
(1)项目合作期限届满;
(2)项目提前终止。
关于期限结束后的处理,按本合同有关条款履行。
条款解析
PPP项目合作的期限,一般可根据项目的行业特点、所提供公共产品/服务需求、项目生命周期、投资回收期等因素综合确定。合作期限一般最长不超过30年,但对于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以下简称特许经营项目),可以由政府或者其授权部门与特许经营者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协商约定具体的特许经营期限。以养老项目为例,由于项目的收入与回报较低,PPP项目合同的期限可以延长到50年。在实践中,有的BOO养老项目合同约定,项目的合作没有期限,项目的所有权归投资的社会资本。但一般而言,项目合作期限的长短,与项目类型、项目的模式、投资回报方式、项目投入的成本有关。
总之,PPP项目合作双方应当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协商确定项目的期限,以保护双方在项目合同中的利益。
◆项目合作期限的约定
1.项目的合作期限一般在项目前期论证阶段作出评估
评估合作期限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政府所需要的公共产品/服务的供给期间。
(2)项目资产的经济生命周期。不同项目资产的经济生命周期不同,如公路、桥梁和轨道等项目的经济生命周期较长,项目相对收费时间长。因此,在确定项目合作期限时应考虑项目的经济生命周期。
(3)项目资产的技术生命周期。例如,信息和通信技术发展速度较快,项目的合作期限一般较短;通信光缆等项目的技术更新较快,项目合作的期限较短。
(4)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一般与项目的收益率紧密相关,经营性项目的收益率比非经营项目的收益率高,所以其投资回收期相对较短;而非经营性项目的收益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补贴,其收益率较低,因此投资回收期较长。
(5)财政承受能力。财政部印发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2015年4月7日 财金〔2015〕21号)要求:“每一年度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如果政府仅能支付每年10%的财政预算,PPP项目的合作期限会相应延长。
(6)现行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关于项目合作期限的规定。《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规定,合同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财政部PPP模式操作指南》建议,转让—运营—移交(TOT)、建设—运营—移交(BOT)、改建—运营—移交(ROT)运作方式合同期限一般为20~30年;委托运营(O& M)运作方式合同期限一般不超过8年;管理合同(MC)运作方式合同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建设—拥有—运营(BOO)运作方式由于不涉及合同期限,在该方式下,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拥有项目的所有权,一般不涉及项目期满移交问题,但必须在合同中注明保证公益性的约束条款。
PPP项目是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因此合作期限较长。财政部等二十部委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申报筛选工作的通知》(2016年6月8日 财金函〔2016〕47号)规定,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的合作期限,原则上不低于10年。
2.项目合作期限的不同规定
在PPP项目合同中,项目合作期限的规定一般有以下两种:
(1)自合同生效之日起的一个固定期限,如30年,建设期和运营的时间不加区分。如果建设延长,运营期限将缩短。
(2)建设期间和运营期间分别计算。如果建设期限延长,不影响运营的期限。运营期间为自项目开始运营之日起的一个固定期限。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项目的实际期限还会受到不可抗力、合同双方违约及提前终止的影响。
◆期限的延长
由于PPP项目兼具长期性和复杂性,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期间会有各种意外情况发生,因此双方在协商项目合作期限的条款时,需要考虑期限延长的事由。其基本的原则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于项目合作期限内发生的非因项目公司的过错而延误了工期的情况,项目公司可以请求延长。常见的延期事由包括:(1)因政府方过错的延期;(2)不可抗力的项目延期;(3)双方规定的其他事由。
◆期限的结束
项目合作期限结束的情况有两种:项目合作按照约定期限届满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项目合同提前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