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合同签订后,法律、政策变更的风险承担

九、项目合同签订后,法律、政策变更的风险承担

项目合同签订后,法律政策调整的责任应由政府承担。在西宁污水处理纠纷案件中,项目合同约定由政府方按照污水处理的设计能力支付服务费,项目合同也已实际履行。但在合同履行中,政府方的上级青海省政府2012年下发有关文件规定在青海省内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补贴,要按实际污水处理量及运营费用执行新规定。接到该文件后,项目合同的政府方认为应按省政府的新文件执行,但项目公司坚持应按原项目合同的约定履行。本案双方争议的焦点是合同履行期间国家法律和政策发生变化的风险分担。根据我国合同法的原则,在合同依法有效的前提下,双方应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在合同履行中,由于国家法律和政策发生了变化,其风险一般由政府承担。

双方在起草项目合同时,应协商国家法律和政策变化的风险分担的条款,即协商上述风险的损失计算方法(风险承担方式)。在西宁污水处理纠纷中,项目合同没有约定对发生此类风险的分担原则,也没有约定损失的计算方法和支付方式,造成双方争执不下,最后项目合同无法继续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