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发,并发症接踵而至
乙肝是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各系统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在慢性活动性肝炎时表现更为突出。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为病毒的直接损害、侵犯,免疫反应参与,自身抗体形成及肝功能损害引起的全身性表现。并发症病情多数随乙肝病情的波动而改变,又随乙肝痊愈而消失。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血液系统并发症
血液系统并发症主要有血细胞量和质的改变,常见的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出现异形淋巴细胞,另外,还有巨幼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寿命缩短和溶血性贫血的表现。
2.糖尿病
肝炎可引起糖代谢紊乱,故在各种肝炎的任何时期均可发生糖尿病,但很少出现临床症状,即使是慢性活动性肝炎并发糖尿病者。其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胰腺本身的HBV感染、HBV免疫复合物损伤、大量摄入高糖饮食及遗传因素有关。
3.低血糖
在肝组织严重破坏时,即重症肝炎或肝功能衰竭时,可发生低血糖症,而低血糖昏迷又可加重肝损害、肝性脑病。
4.皮肤并发症
发生率为0.4%~25%,急性期皮肤出现荨麻疹、红斑疹、斑丘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慢性肝炎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肝炎可出现皮肤瘙痒、脱屑、蜘蛛痣、毛细血管扩张、皮纹、紫癜、痤疮、硬皮病、面部蝶形红斑、日光过敏、多形性红斑、体毛减少、药物过敏等。
5.胆管炎、胆囊炎
乙肝并发胆管炎、胆囊炎比较常见,据文献报告可达0.9%~49.7%。临床表现为低热,右肋部疼痛,胆囊区压痛,莫菲征阳性,十二指肠引流液A、B管或(和)C管镜检白细胞成堆,细菌培养阳性可以确诊。如乙肝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发现有上述症状和体征或ALT下降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6.食管、胃肠病变
急性肝炎时常伴有食管炎,有人认为与食管过敏有关,而胃肠道的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认为与肠神经功能紊乱和免疫反应有关,慢性肝炎可并发溃疡性结肠炎。
7.胰腺疾病
乙肝还可引起胰腺疾病,临床上突然出现上腹部疼痛时应及时想到此病。血、尿淀粉酶检查可帮助诊断。重症肝炎者常因发生坏死出血型胰腺炎而死亡。有人发现各型肝炎均可并发急性胰腺炎,并可见于肝炎各期,病情轻重与肝炎临床类型和病情并不一定平行。但多数情况下急性肝炎常并发典型的急性胰腺炎,或使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急性胰腺炎又常使肝炎病情加重。引起胰腺炎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自身免疫和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胰腺损害有关。
8.肝脂肪变性
部分病毒性肝炎患者在病程中或肝炎后可并发肝脂肪变性,特别是慢性肝炎病例中,由于卧床休息过长及摄入热量过多,更易发生。临床特点为患者一般情况好,体重明显增加(较病前增加10千克),肝功能仅ALT一项增高,并随体重增减而波动,B超检查和肝穿刺活检可确定诊断。
9.精神功能紊乱
目前认为除重症肝炎有精神障碍的表现外,普通肝炎也可出现。急性期表现为过度兴奋、易怒、失眠,在恢复期几个月内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且容易疲劳(称之为肝炎后综合征)。

10.神经功能改变
乙肝可并发各种神经系统的损害,如急性非特异性神经节细胞退行性变、视力调节障碍、三叉神经感觉支病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