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乙肝患者的治疗原则
2025年11月01日
重型乙肝患者的治疗原则
重型乙型肝炎的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
1.加强支持疗法,增强扰病基础
尽量卧床休息。必要时应增加新鲜血浆、全血及适量白蛋白等支持治疗,以减少负氮平衡,提供维持生存和抗病必需的蛋白质和物质精华,如新鲜血浆,它含有凝血因子、调理素和补体等,有利于止血,并增加抵抗能力。
2.注意基础护理,严防继发感染
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抵抗力低下,应严密隔离,加强用具及病房消毒,防止继发和交叉感染的发生。对昏迷患者应注意口腔及皮肤护理,若有留置导尿管,或做插入体腔的诊治手段,均应注意消毒,防止植入性或逆行感染的发生。
3.保持所需热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不能进食者可静滴10%葡萄糖液,每日1 500~2 000毫升。昏迷患者可酌情采用鼻饲,给予低蛋白或无蛋白饮食;随着逐渐苏醒,逐步增加饮食中蛋白质比例。重型肝炎输糖后钾离子转入细胞内,加上利尿剂、糖皮质激素和脱水剂的应用,均可产生低血钾,每日应有计划地从静脉中补充氯化钾2~3克。由于钠钾泵功能失调,常发生低钠血症,可适量补充氯化钠;但对于稀释性低钠血症,则应给予补充胶体溶液。早期肝性脑病患者常有呼吸性碱中毒,低钾血症可造成代谢性碱中毒,在昏迷后期又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因此要应用谷氨酸钾、谷氨酸钠及精氨酸等药物输注,既注意维持酸碱度,保持平衡,又要注意有利于脱氨治疗。
4.防治并发症
例如消化道大出血、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严重感染、电解质紊乱和脑水肿等。
温馨提示
重型乙肝的预后措施
如果病情危重,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可用人工肝进行辅助支持治疗,以争取时间,为肝脏坏死修复、肝细胞再生创造条件。必要时可考虑肝移植。